黎巴嫩公司掌权!高合汽车复活?注册资本超10亿元新公司落地江苏

最近汽车圈里最让人唏嘘的消息,莫过于高合汽车的重整风波。

这家曾经喊出"科技豪华"口号的新势力,经历了停工停产、法院接管后,最近突然传出注册新公司的消息。2025年5月22日天眼查数据显示,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约10.3亿人民币,看起来像是凤凰涅槃的节奏。不过细看门道,这出戏码远比表面看到的复杂得多。

黎巴嫩公司掌权!高合汽车复活?注册资本超10亿元新公司落地江苏-有驾

先说这新公司的股权结构,华人运通持股30.2%,黎巴嫩的EV Electra Ltd.控股69.8%。这个EV Electra Ltd.可不简单,虽然注册地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但实际是家黎巴嫩初创公司,专注中东电动车市场。有意思的是,他们官网上把高合的三款车摆在最显眼位置,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要搞全球总代理。不过原高合掌门人丁磊已经不在名单里,说明这次重整真不是简单换壳,而是彻底的改头换面。

说到高合的处境,真是冰火两重天。2020年推出57万起售的HiPhi X时,那可是国产车里敢定这个价位的狠角色。后来陆续弄出轿跑Z和SUV Y,价格却一路下滑到33.9万。这种"高开低走"的操作,现在看来可能是个致命错误。有业内人士分析,60万以上的市场根本撑不起高合的野心,反而成了绊脚石。就像穿着阿玛尼去菜市场砍价,定位和市场需求严重错位。

不过更让人揪心的是财务数据。合并重整裁定书显示,华人运通系52家公司总资产59.83亿,负债却高达157.81亿,债权申报更是突破228亿。这就好比一家餐馆总资产不到60万,却欠了供应商228万货款,放在普通企业早该破产清算了。好在盐城两家国企愿意当"白衣骑士",砸了3亿共益债续命。但有个细节值得玩味:国企悦达汽车集团还持有高合15%股权,这关系就像丈母娘给女婿借钱买房,既当债主又掺股份。

黎巴嫩公司掌权!高合汽车复活?注册资本超10亿元新公司落地江苏-有驾

说到转型,高合现在被逼到墙角。原本50-80万的高端市场根本站不住脚,2023年HiPhi Y降价到33.9万起,说明他们自己也意识到问题。但转型谈何容易?要放弃苦心经营的品牌形象,转向20-30万的主流战场,和比亚迪、吉利这些老江湖掰手腕。更棘手的是,现在新能源车市场早过了野蛮生长期,特斯拉降价、蔚来降本、理想狂堆配置,高合这时候入场,拿什么突围?

技术层面,新公司强调要自研核心技术。但看看他们现在的家底,三年没出新车型,供应链都快断了。虽然引入了中东资本,但EV Electra专注的是中东电车制造,真能把技术反哺给高合?还是说只是看中高合现成的车型设计?这种合作模式有点像找外援代写作业,能不能真正消化吸收还是未知数。

国资接手带来的影响值得玩味。盐城作为汽车产业重镇,之前就通过悦达投资过造车项目。这次国企入场,到底是战略布局还是政策托底?共益债投资不超过3亿,比起百亿债务只是杯水车薪,但背后可能藏着地方产业规划的棋局。就像家长给孩子交学费,短期输血容易,长期造血能力才是关键。

黎巴嫩公司掌权!高合汽车复活?注册资本超10亿元新公司落地江苏-有驾

市场定位调整更是个技术活。放弃60万以上市场固然务实,但20-30万区间早就是红海。比亚迪宋PLUS月销三万,吉利银河L7加价提车,高合拿什么差异化竞争?如果继续搞豪华配置,成本下不来;如果减配降成本,又失去特色。这种两难境地,考验着重整后的新团队。

从丁磊直播喊话"车主不散、高合不死",能感受到老团队的不甘心。但商场如战场,情怀不能当饭吃。看看新股东名单,EV Electra主导的海外资本占了大头,华人运通保留技术资产,这种架构更像是技术授权而非战略重生。如果后续产品还是挂着高合标,但核心技术由外资把控,品牌价值恐怕会进一步稀释。

这场重整大戏最让人唏嘘的,是造车新势力的命运轮回。前有拜腾、赛麟爆雷,现有高合重整,看似风光无限的新能源赛道,实则暗藏惊涛骇浪。高合的教训告诉我们:高端化不是堆料涨价,技术自研不能只停留在PPT,市场定位更要看清自身实力。现在说高合能否重生还太早,但至少他们给了行业一个鲜活案例——在新能源汽车这场马拉松里,没有永远的领跑者,只有不断进化的生存者。

各位看官老爷,你们觉得高合这次真能涅槃重生吗?是继续死磕豪华路线的野望,还是放下身段加入主流厮杀?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真知灼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