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讨AR-HUD技术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对C-HUD和W-HUD有个基本的了解。
无论是C-HUD、W-HUD还是AR-HUD,它们的核心原理都是通过投影在玻璃上形成虚拟图像,使这些图像与车外真实环境无缝融合。
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异在于:
成像位置:C-HUD是在额外安装的玻璃上显示,而W-HUD和AR-HUD则直接在前挡风玻璃上成像。目前,C-HUD已逐渐退出市场,W-HUD和AR-HUD成为主流选择。成像距离与大小:距离越远、尺寸越大,视觉效果就越出色。发光光源:主要有TFT-LCD、DLP、MEMS激光扫描三种类型。传统的HUD多使用技术成熟的TFT-LCD,而AR-HUD则更倾向于使用DLP技术。例如,林肯大陆和领航员中的W-HUD设备就采用了DLP技术。
接下来,我们来深入剖析一下。为什么C-HUD和W-HUD被称作传统HUD,而AR-HUD却需要单独区分出来?它们的根本差异在哪里呢?
换句话说,除了基本的发光、反射、成像功能外,AR-HUD还有哪些独特的技术特点?
AR-HUD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其技术难度较高,并且与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功能紧密相连。这是因为AR-HUD需要实时考虑车外环境信息与相对位置,同时还要根据驾驶员眼睛的位置进行调整。
考虑到车外环境信息与相对位置:例如,沿着车道的箭头和行人头上的警告信息,这些显示的位置必须与车外环境完美融合,否则将造成视觉上的混乱。而C-HUD和W-HUD并不具备这一功能。
相关文献也对此进行了总结:
实时考虑驾驶员眼睛的位置:由于光沿直线传播,为了给驾驶员营造一种“信息恰好在车下方、行人头上”的错觉,AR-HUD必须根据驾驶员眼睛的位置实时调整信息的显示位置。
所谓的感知车外环境、感知驾驶员状态,实际上正是ADAS的核心功能。因此,AR-HUD与ADAS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AR-HUD的工作原理依赖于ADAS系统的感知功能;其次,ADAS系统虽然增加了驾驶员的认知负荷,但通过使用AR-HUD,我们可以提高交互效率,从而使驾驶过程更加安全、舒适。
总体来看,不仅是AR-HUD,传统HUD的渗透率也相对较低,距离成为主流还有一段距离: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R-HUD有望承载更多的交互信息,成为未来人机交互的主要方式。然而,由于其对光线强度的敏感性,目前它还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仪表板。
如果你对HUD领域的投资感兴趣,以下这些企业或许值得你关注:
参考文献:
[3] 文中详细分析了AR-HUD在实时考虑车外环境信息与驾驶员眼睛位置方面的技术特点,揭示了它与ADAS系统的紧密联系,为投资者和业内人士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