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9万起,满油实测跑1000公里,长安第三代逸动新蓝鲸这是要“掀桌子”?
你敢信吗?第三代逸动新蓝鲸,一箱51L的油,实测跑出了1001.8公里——这不是厂商宣传稿里的理想工况,而是真实路况下的测试成绩。每百公里油耗实测仅5.05L,平均每公里成本不到5毛钱。而对比的另一款常年霸榜的家轿“常青树”——日产轩逸,虽然油耗也低(WLTC 5.87L/100km),但动力、配置、空间,甚至价格,如今都被这台国产新蓝鲸给“压”了一头。
这年头,10万以内的家轿市场,卷得不是价格,是全方位的产品力。今天我就拿第三代逸动新蓝鲸2025款1.5T DCT 500Bar尊贵型,跟日产轩逸2025款1.6L CVT真心版掰扯掰扯:当一台国产车把性能、油耗、空间、智能全拉满,你还只认“省油皮实”的老派日系吗?
动力系统:不是“够用就行”,而是“想快就快”
先说核心——发动机。我开过不少家用车,很多都是“佛系”调校,油门踩到底,车机还得“思考人生”。但第三代逸动新蓝鲸不一样,它搭载的是长安最新的500Bar超高压直喷新蓝鲸发动机,听着专业?咱拆开讲。
500Bar是什么概念? 简单说,就是喷油压力是普通发动机的两倍以上。压力越高,燃油雾化越细,燃烧就越充分。这就好比你用高压水枪洗车,比普通水管冲得干净多了。官方说它用了第五代EA88同款技术,这意味着燃烧效率、动力响应都上了台阶。
实际开起来,1.5T的141kW最大功率、310N·m峰值扭矩,配上7速湿式双离合,零百加速8.1秒,什么概念?你红绿灯起步,旁边思域还没反应过来,你已经冲出去了。高速超车,一脚油门下去,涡轮介入干脆利落,没有那种“肉感”。
反观轩逸,1.6L自吸+CVT,零百实测11秒以上。平顺是平顺,但你要超车?得提前“打招呼”,深踩油门,发动机嗡嗡响,车速慢慢爬。不是它不想快,是结构决定了上限——自吸发动机的爆发力,天生不如带涡轮的。
油耗呢?轩逸WLTC 5.87L/100km,账面好看,但逸动新蓝鲸WLTC 6.4L/100km,实测反而更省,一箱油多跑300公里。这说明什么?动力强≠油耗高,关键看调校和燃烧效率。逸动这台发动机,是真正做到了“又猛又省”。
空间体验:不是“能坐就行”,而是“坐得舒服”
家用车,后排坐人多,空间不能将就。我身高178,坐在逸动新蓝鲸后排,腿部空间超过两拳,头顶也有一拳多,完全不会压抑。而轩逸虽然号称“大沙发”,但实测下来,车长4770mm vs 4652mm,轴距2765mm vs 2712mm,逸动在车长、车宽、轴距三项数据上全面领先。
别小看这几十毫米,实际体验就是“宽敞”和“够用”的区别。我试驾时特意让两个朋友坐后排,一个1米8,一个微胖,他们都说:“这后排,能跷二郎腿。”而轩逸,虽然座椅柔软,但横向和纵向空间确实紧凑一些,三人长途出行,逸动更友好。
这背后是设计思路的差异:轩逸走的是“舒适中庸”路线,一切为了省油和稳定;而逸动新蓝鲸,则是在保证家用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大空间利用率,轴距接近B级车水准,明显是冲着“越级体验”去的。
智能化:不是“能听指令就行”,而是“懂你所想”
现在开车,谁还愿意低头找按钮?智能车机,已经是家用车的“刚需”。
逸动新蓝鲸给了一个13.2英寸竖屏+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UI设计清爽,触控流畅。它用的是讯飞飞鱼OS 4.0系统,语音识别率高,我说“打开车窗20%”,它立马执行,连“20%”都听懂了。支持华为HiCar/CarLink,手机一碰即连,导航、音乐无缝流转,这才是真正的“手机即车机”。
而轩逸呢?8英寸中控屏+4.2英寸仪表,分辨率一般,UI设计还是“上个时代”的风格。虽然也有车联网和语音控制,但不支持应用商店,也没有手机互联。你想装个高德地图?不行。想用CarPlay?没门。它的智能,停留在“能用”层面,谈不上“好用”。
我问过一位轩逸车主:“你用语音多吗?”他说:“用过几次,反应慢,后来干脆手动了。” 而逸动车主反馈:“语音基本替代了手动操作,开车更安全。”
价格与性价比:补贴后5.09万起,谁还敢说国产不香?
这才是最狠的——第三代逸动新蓝鲸,叠加国家和厂家补贴后,起售价低至5.09万。我们对比的这款1.5T顶配尊贵型,落地也就10万出头。而轩逸,虽然也有优惠,但六七万只能买到最低配,连倒车影像都得加装。
换句话说:同样的预算,你买轩逸是“入门款”,买逸动却是“高配顶配”。一个是“能开就行”,一个是“啥都有还带劲”。
这背后是长安的策略:用技术换市场,用性价比打口碑。新蓝鲸发动机、高压直喷、湿式双离合、大屏车机……这些曾经只出现在20万+车型上的配置,现在下放到10万级,直接改写了家轿市场的游戏规则。
真实用户怎么说?
我采访了两位车主:
逸动车主老李:“以前开卡罗拉,油耗7个,动力一般。换了逸动后,油耗6个出头,动力猛多了,老婆孩子都说后排舒服。最惊喜的是车机,语音控制太方便了,导航、空调全靠说。”
轩逸车主小王:“买轩逸就是图省心,油耗确实低,保养也便宜。但车机太落后了,想连手机都连不上,语音识别经常听错。要是早知道逸动这么卷,我可能就选它了。”
横向对比:逸动 vs 轩逸,谁更值得?
维度 第三代逸动新蓝鲸 日产轩逸
动力 1.5T+7DCT,141kW/310N·m,8.1s破百 1.6L+CVT,88kW/149N·m,11s+破百
油耗(实测) 5.05L/100km,一箱油1001.8km 约5.8-6.2L/100km(市区)
空间 4770mm/2765mm轴距,后排宽敞 4652mm/2712mm轴距,够用
智能 13.2寸大屏+HiCar+应用商店+全景影像 8寸屏+基础车联网,无手机互联
价格(补贴后) 5.09万起,高配10万内 6-7万起,高配超12万
结论很明显:轩逸赢在“稳定可靠”的口碑,但逸动新蓝鲸在动力、空间、智能、性价比上全面压制。如果你追求的是“开得爽、坐得舒服、用得聪明”,逸动是更划算的选择。
未来趋势:家轿的“卷”,卷的是谁?
这场10万级家轿的对决,其实反映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深刻变化:国产车不再只是“便宜替代”,而是用技术、配置、体验重新定义价值。
逸动新蓝鲸的出现,说明国产发动机技术已经追上甚至反超。500Bar高压直喷、电控涡轮、湿式双离合……这些不再是合资品牌的专利。而智能化的普及,也让“车”从“交通工具”向“智能终端”进化。
未来,家轿的竞争,不再是“谁更省油”,而是“谁更全能”。你能想到,一台5万起的车,能跑1000公里、语音控车、连华为手机、配L2级辅助驾驶吗?逸动做到了。
最后问大家:
如果你手握10万预算,是选一台“省心但平庸”的轩逸,还是一台“性能强、配置高、油耗低”的逸动新蓝鲸?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我是老司机我,关注我,带你避开购车坑,开上真正值得的车。
(P.S. 下期想看哪款车的深度测评?评论区告诉我,抽三位老铁送车模!)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