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烈日炎炎,电动车的这种清凉装备被严禁,多地都有车主被刺伤
这天气,真是让人怀疑人生。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骑个电动车更是像在蒸桑拿,还没到目的地,整个人都快熟透了。你说这大太阳底下,咱们普通老百姓图个方便,骑个电动车上下班、买个菜,怎么就这么难?于是乎,不少聪明的车主就想到了“妙招”——给爱车装个遮阳伞,瞬间感觉清凉了不少,仿佛头顶上多了片移动的绿荫。这不就是咱老百姓的“平民空调”嘛? 可谁能想到,这片“绿荫”非但没能带来长久的清凉,反而成了交警叔叔眼中的“眼中钉”,甚至在某些意外中,差点要了车主的命!你说这事儿闹的,一边是酷暑难耐,一边是安全隐患,这遮阳伞到底该不该装?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这个事儿。
先说说这遮阳伞为啥这么受欢迎。很简单,它便宜、实用、见效快。几十块钱一把,往车上一装,立马就能挡住大半的阳光,下雨天还能挡雨,简直就是电动车界的“万能神器”。尤其是在南方,那种“出门即暴雨,转眼就暴晒”的天气里,没有遮阳伞的电动车,简直不敢想象。我小区门口那个卖早餐的大姐,每天天不亮就出摊,头顶那把大红伞,成了她摊位的标志。可最近,她那把心爱的伞,被交警给“请”走了。大姐当时那个心疼啊,直呼:“这以后太阳底下站一上午,脸不得晒成非洲人?”这话说得虽然糙,但理不糙,咱们老百姓要的,不就是一点实实在在的遮风挡雨吗? 可问题是,这把伞,它真的安全吗?答案恐怕要让很多人失望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可这“器”要是用错了地方,那可就麻烦了。 交警叔叔为啥要严查?文件里说得明明白白,就两点:一是违法,二是危险。先说违法。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电动车载物,左右不能超过车把0.15米,高度从地面算起不能超过1.5米。你再看看那遮阳伞,高高耸立,左右摇摆,哪一条不是明晃晃地在“越界”?这就好比你去参加一个正式会议,非要穿着拖鞋短裤去,虽然凉快,但规矩就是规矩,总不能因为你个人的舒适就破坏了整体的秩序吧?再者,各地的电动车管理办法也明令禁止加装、改装影响安全的装置。所以,这遮阳伞,从出生那天起,就带着“原罪”。
但更让人揪心的,是它的危险性。你以为它是在遮阳,其实它是在“埋雷”。想想看,当你骑着车,伞骨在风中“翩翩起舞”,一旦和旁边的车、行人或者路边的树枝剐蹭,那可就不是小事了。文件里提到的几个案例,看得人后背发凉。东莞那位大姐,伞骨直接插进面部,10厘米长啊!想想都疼。深圳那位,伞被大风吹起,刺中喉咙,这要是再深一点……后果不堪设想。还有两辆车的遮阳伞互相“打架”,导致其中一辆直接摔倒,驾驶人当场昏迷。这些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活生生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悲剧。有网友调侃:“这哪是遮阳伞,这是随身携带的‘长矛’啊!” 一语道破了其中的荒诞与危险。你想想,平时没事的时候,它是个“神器”,可一旦发生意外,它就成了最致命的“凶器”。这风险,你真的愿意赌吗?
那么问题来了,不装遮阳伞,我们该怎么办?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晒成人干吧?其实,办法还是有的。“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遮阳伞不行,那我们就得找更安全的替代方案。比如,一件专业的防晒服,一顶宽檐遮阳帽,再加上一副太阳镜,这“防晒三件套”下来,效果其实不比遮阳伞差。而且,这些装备是穿在身上的,不会改变车辆的结构,也不会增加额外的风险。再说了,现在市面上的防晒面料,科技含量可不低,又轻又薄,透气性还好,完全不用担心闷热。我一个朋友就买了件防晒服,穿上去凉飕飕的,还带冰感,他说:“这比装伞强多了,关键是安全,心里踏实。”你看,这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回到开头那个问题:这遮阳伞,到底该不该装? 我想,答案已经很清晰了。为了那一点点的清凉,冒着生命危险去装一把随时可能变成“凶器”的伞,这买卖,怎么看都不划算。各地之所以严查,不是为了跟老百姓过不去,而是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这句老话,永远都不过时。当然,我也理解大家的难处,夏天骑车确实难熬。所以,与其把希望寄托在一把危险的遮阳伞上,不如想想怎么从自身防护做起,或者呼吁相关部门能不能在城市规划上多下点功夫,比如多建点遮阳棚,改善一下骑行环境?毕竟,安全和舒适,本不该是单选题。
最后,我想问问大家:在安全和便利之间,你会如何选择? 当酷暑来袭,你又会用什么方式来保护自己呢?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