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慌不慌?国产固态电池明年上桌,续航800km起步

百公斤无人机带着神秘电池腾空而起。

它在去年悄悄完成了上百次飞行测试,电池包能量密度飙到360Wh/kg。

燃油车慌不慌?国产固态电池明年上桌,续航800km起步-有驾

这就是引爆行业的固态电池原型。

2023年7月10日,欣旺达在投资者平台正式摊牌:第一代全固态电池2026年量产,第二代2027年落地。

他们甚至公布了成本目标——每度电2元以内。

这是个爆炸性数字。 目前主流磷酸铁锂电池成本约0.6元/Wh(即600元/度电),三元锂更是高达0.8元/Wh。

宁德时代神行电池做到1000公里续航时成本翻倍。

蔚来ET7搭载150度半固态电池包车价就冲上50万。 欣旺达却要把全固态价格砍到现有电池的三分之一。

这个成本控制底气来自十年积累。

燃油车慌不慌?国产固态电池明年上桌,续航800km起步-有驾

从2015年起,欣旺达实验室里固态电池经历了178次配方调整,23种电解质方案筛选。

量产线已经在广东惠州秘密搭建。

工人们正在调试新型硫化物电解质涂布机,这关系到电池能否扛住10C快充。

充电速度才是终极杀招。

当固态电池遇上比亚迪刚发布的兆瓦级闪充,5分钟补充400公里成为现实测试数据。

山东济南的极速充电站已实测成功。

工程车800V平台加持下,充电峰值功率达到960kW,比特斯拉V4超充快2.5倍。

续航能力更让燃油车胆寒。

欣旺达给出实锤:最低配车续航800公里起,100度电池包直接突破1000公里。

燃油车慌不慌?国产固态电池明年上桌,续航800km起步-有驾

内蒙古零下30度实测揭穿虚标。

传统电车续航腰斩的极寒天气,固态电池只衰减22%,磷酸铁锂却掉电47%。

丰田的固态电池车已在富士山赛道狂飙。

2026年量产的承诺让日产、本田紧急加码研发投入。 欧洲车企更慌,奥迪已叫停新燃油发动机研发。

国内战场硝烟更浓。

广汽宣布2026年推出固态电池车型,上汽联手中创新航建第三条试验线。

工信部新车目录泄露天机。

7月已有3款标注“固态电池”的车型完成申报,最大电池容量达到132kWh。

消费者用订单投票最真实。

今年1-6月新能源渗透率达42%,北京上海等城市每卖2台车就有1台带电。

加油站开始兼职充电生意。

燃油车慌不慌?国产固态电池明年上桌,续航800km起步-有驾

中石化在长三角300个油站增建超充桩,92号汽油销量同比下滑18%。

但行业泼冷水的人不少。

某实验室负责人指出:欣旺达2元/度电目标意味着材料成本要降80%,硫化物电解质毒性问题也未完全解决。

宁德时代研究院算过账。

当前固态电池中锗、锆元素占比12%,这些稀有金属价格两年涨了3倍。

电网公司给出更现实的警告。

兆瓦级充电桩运行时相当于300台空调全开,老旧小区电网根本扛不住。

德国车企选择两条腿走路。

大众宣布2030年前继续更新EA888发动机,奔驰把48V轻混系统装进新款GLC。

中国的政策导向却愈发清晰。

工信部刚把固态电池研发列入制造业攻坚工程,北京上海的新能源牌照向800公里以上车型倾斜。

燃油车慌不慌?国产固态电池明年上桌,续航800km起步-有驾

4S店销售策略悄然生变。

广州丰田经销商把凯美瑞优惠拉到5万,同时开始培训技师学习高压电池检修。

二手车市场提前上演抛售潮。

两年车龄的燃油车残值率跌到45%,同期纯电车还能卖到63%。

最敏锐的资本早已转向。

高瓴资本清仓式减持传统车企,红杉重仓押注固态电池材料公司。

工厂流水线日夜轰鸣。

欣旺达惠州基地新招2000名工人,三班倒调试全自动固态电池生产线。

2026年的日历被圈上红框。

这场持续百年的燃油车王朝,终于迎来真正的掘墓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