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新车谍照曝光,网上就开始热闹了。小米增程SUV要出来,名字似乎还叫“昆仑”,这事儿最近被传得沸沸扬扬。我看了图片,网上也都说得头头是道,用小米YU7当参照,说啥“比YU7还大”。但问题是,大就一定好么?又或者,现在搞增程SUV这个操作,真的是必要的吗?
我们先捋一捋,前两年手机厂商蹚车市的时候,大家都吆喝着要逆天改命。不是我要给谁泼凉水,小米能量不小,但在中国汽车江湖里,水还是挺深的。小米做手机的那一套,放到汽车上来,行不行?别人不说,就说这昆仑,数据挺唬人,“5200mm”、“大型SUV”、“空间大”这些,全拿出来,不知道的还以为小米要造豪车了。但问题来了,空间大是不是真正要紧的?大家是真的差那第三排座吗?买车的人一边说要大,但真正用得上那第三排的,能有几个?大多数车,最后都是第三排拿来放杂物的。
再说这增程这个路数。你要问我,今时今日小米凑这热闹,图啥?油电混动,增程、纯电,国产自主全都卷得不像样子了。别家一年出仨新品牌,小米一挥手说2026年推,这一拖两年时间,那时候的市场会是啥样?随便想想,等昆仑上市的时候,比亚迪、理想、问界这些都得升级不止一轮,更别提其他新玩家了,到时候还会多出多少更便宜、更猛的产品。小米想进场就能拿下蛋糕?恐怕没那么容易。咱都知道,小米手机的打法,其实就是字一个“性价比”。但车这个事,和手机远不是一回事。
我还注意了个细节,新车配备激光雷达+后轮转向。老实说,这堆配置摆上去,很难让人不联想到一句话:智能驾驶必须得有。这几年,智驾都成了标配,没点花头都不好意思出来见人。可是你说激光雷达有多少人真会用?再说后轮转向,特斯拉用户都未必天天感受到,不就是掉掉头省点地嘛。普通老百姓真有那么高频率的需求吗?还不是买车那一刻看着时髦,真开两年都忘了开关在哪儿。说到底,车企这波花里胡哨的堆科技,究竟是满足了用户,还是单纯为了营销噱头?你仔细想想,这些年有多少功能真的成为了刚需,又有多少成了压根玩不明白的“鸡肋”?
更搞笑的是,有人说昆仑到时候会有什么惊艳的纯电续航,要是在新能源车圈混过两天,都会晓得,车企的官方“续航”数据有几个是加足空调拉满高速实际行得出来的?国产车谁都会宣传账面数据,大部分车主用下来都会有点落差。你说小米能打破魔咒吗?要是把话说太满,可别回头翻车。现在大家其实特别厌烦车圈的那些PPT吹牛大赛,画饼画大了,最终只会把热心肠的用户都“忽悠麻了”。
有说武汉新工厂生产,拉投资、造就业,这都是大事。我当然支持制造业扩张,但就算工厂建得再大,产品不成,也没辙。想当年,诸如恒大、宝能进来时,场面比今天小米还宏大,最后咱们不都见证了收场。小米自身也不容易,新手上路就瞄着高端市场,大SUV、大车身、更高技术门槛,你说他这是“够胆”,还是“赌一把大”?现实里,这种赌法是真动真格。要知道,大车卖得好,看的是品牌力和渠道力,光靠几个科技配置不够的。
再说,前段时间理想的大型SUV都在主动“降价”,市场直接内卷得让人下不来台。面对油车依然坚挺的现实,宝马X5这样的大块头都开始拼价格,小米2026年推昆仑,到时候还顶得住么?城里头靠空间搞事情的增程SUV恐怕早就多得让消费者懒得挑。到头来,除了价格感人以外,用户还得看品牌认知、售后体系、驾驶品质,还有小米生态这些传说中的“联动体验”是不是真正落地。牌面上能看,实际里能不能打,还得一个一个点去对。
现在的市场,比的就是谁更懂消费者。你都2026年才推出来,车内卷到今天这个地步,用户审美能不能再对得上你,大伙还看不看得上“米家生态”?你要是就靠这些科技点和空间,我劝小米不要太乐观。更别提,现在理想、小鹏、AITO都在拼各种增程配置,说句不太客气的,昆仑身上能不能有啥革命性突破,还真说不好。或者说,这车最大的亮点就是“小米”两个字了。
还有个事儿得想明白。现在新能源里的增程,本质还是怕用户对纯电不信任,怕“里程焦虑”。可是这两年电池、补能都在提升,这增程套餐,会不会很快又成了过气玩意?再过几年,谁还会对增程有执念?要是真等到纯电彻底解决焦虑,昆仑这波操作是不是等于“缓慢追赶”?
其实我觉得最根本的设问是,小米造这款车,到底想服务谁?想解决用户什么痛点?如果只是做市场上现有产品的跟风升级,把堆料当亮点,把“大”当高端,最后只会让自己陷入大浪淘沙的被动里。你站在用户角度想,有谁真正在意5200mm的长度,有谁会因为激光雷达、后轮转向马上剁手买单?消费习惯变得太快,2026年离我们还远,到时候市场回归冷静,又有多少人愿意为一款带有“试水性质”的新车买单?
也别完全否定小米的勇气。小米有技术积累,也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品牌号召力和互联网思维还真是其他车企学不来的。要是有幸能借助米家生态,做出点真正“不一样”的用车体验,我觉得也不是没有机会。只不过,希望小米这次不是把“互联网造车”的套路搬进来,而是真正洞察用户需求、琢磨用车痛点。别为了发布会的热度、PPT的数据而造车,而是真正做出一款让人想买、用得上、开着有归属感的SUV。
最后不妨再提个问题:2026年会是SUV和增程的天下吗?会是小米汽车的“登顶时刻”吗?我不敢给结论,只能等时间来验证。牌面和号召力再大,最终还是要靠产品说话。希望那时候的昆仑是真正为用户考虑的好车,而不是只满足于媒体一篇篇热搜曝光的“新车谍照”。等2年,我们到时一起用脚投票。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