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方向盘故障引发维权潮,召回难题激起车主信任危机

方向盘“罢工”,究竟谁把小鹏推上风口浪尖?

有时候,生活就像一场意外甩尾,明明方向盘握在手,却一不小心就进了沟。最近,小鹏汽车的“方向盘锁死”事件可谓大杀四方——社交圈子、新闻推送、甚至小区电梯里,都有人在讨论P7+能不能“说走就走”。一时间,小鹏车主的朋友圈比春运火车站还热闹。话题是从严重到离谱,从“助力失灵”到“突然抱死”,再到“总部没人理”,舆论漩涡把刚刚喘口气的小鹏,又差点打回了“ICU”。大家心头最大的悬疑,就是:到底是方向盘“背叛”了小鹏,还是小鹏自己“锁死”了方向?

老实说,这个方向盘长了腿似的故事,乍一听感觉挺玄乎。普通人想象不到,咱一台二十多万的“聪明电车”,怎么突然说不动就不动?再看看官方出来回应的速度和态度,那真叫一个“沉稳”。用户一边都快开始直播维权了,企业还在门口“打太极”。是小鹏“无辜背锅”,还是用户矫枉过正?谜团重重,得仔细扒拉一下细节。

小鹏方向盘故障引发维权潮,召回难题激起车主信任危机-有驾

车主的呼声——谁也别装聋作哑了

“像是被焊死一样!”“方向盘硬得像铁杵打牛。”你敢想,现在的汽车圈,不是一边倒在比智能,反倒是一堆人在比“谁的方向机更坚决”?小鹏P7+的方向盘成了“主角”,实打实地把无数鹏友的心绪拎到了天上。汽车群、论坛里连夜热搜,主打就是一个真情实感。你没中过招,你都不好意思说你买过小鹏P7+。

有体验型博主开着有问题的小鹏去跑大街,发现方向盘时不时会反着拉扯,仿佛有人在协助操作——但这种“协助”,让驾驶员手心一层汗。现场体验的媒体也不演了,直接说像“鬼压床”,动也动不得。更有意思的,很多车主说,有的方向机压根不弹故障码,问题却已经悄咪咪爬上来了。维修站换了新配件,好家伙,两周不到,又坏了……这车主心里苦,没人替他们说。

说句良心话,安全问题这事儿,哪里还有什么“运气”?按理讲厂家遇到类似情况,早该主动把相关批次召回,给个交代了。结果呢?车主代表千里迢迢奔小鹏总部,累得跟送外卖的小哥似的,最后人家没进楼,还被带去门岗派出所边上“喝茶”。这操作,要说没点防备心,怕是连自家大门都进不去。

最让人焦虑的是,小鹏的工作人员面对追问时那股“无所谓”的气场。方向盘怎么回事?我们就是售后,供不了方案。到底多少车有问题?也说不清楚。为啥就不召回?反正没强制要求,顺其自然呗。这要搁在家长里短之间,就是“你随意,我无所谓”。车主不气才怪。

受伤的不只是轮子,还有信任

站在企业的角度,整件事像极了走高空钢丝——一边是安全隐患可能引爆舆论炸弹,一边是偌大的召回成本如同天价罚单。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有人说小鹏现在是“敢怒不敢言”,但看了现实操作,你发现,它其实是在“不敢多做”。

据公开数据,小鹏P7+已经有六七万台跑在大街上,是公司的“拳头产品”。眼见刚从“ICU”区出来,要一口气召回问题车型,这成本和品牌口碑双双承压。有网友表示,如果厂家自行认栽,承认品控有短板,恐怕连销量断崖式下滑都不算夸张。摇摇欲坠的信心,随时可能一戳就碎。

再翻翻用户爆料,小鹏处理手法之“老辣”,可以说是“摸爬滚打”出来的行业套路。方向机问题多发,不积极召回,而是逐个以售后替换、打胶处理,看似解决了燃眉之急,实则是在给未来埋雷。还有车主直言,维修只是在电线接口黏上一圈工业胶,既没工单记录,也没人愿意详细解释。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心头一凉。明知电车系统复杂,随便“魔改”,日后再出事故,该找谁说理?

小鹏方向盘故障引发维权潮,召回难题激起车主信任危机-有驾
小鹏方向盘故障引发维权潮,召回难题激起车主信任危机-有驾

监管“慢半拍”,底气不够实

被问到“为什么用打胶代替修理”时,厂家那一套说辞真得让人无话可说。听起来理直气壮,实际上含糊其辞。话糙理不糙——整个行业都用这法子,大不了你不乐意可以不上这车,但大棋局下,谁又真正想“对抗”主流?

更有意思的,其实不仅是小鹏,明眼人都知道整个汽车圈暗自较劲。一面高唱“品质为先,安全第一”,一面出了问题就内部“消化”——对外是技术升级,对内是瑕疵消化,能拖就拖,最好等用户自己消气。最快的问题处理,不过是“打过胶就万事大吉”,事故没出大事都算是幸运。至于后续怎么办,后面还有后面的说法。谁都想争当“闭嘴冠军”,但群众也不是傻子。

有人好奇,国家不是有召回制度吗?怎么就没人查?现实就是这模式——管理起来扑朔迷离,谁先招了谁倒霉,谁不招就等下一个被爆。这一波舆论,也算是把行业一些“老毛病”甩到了台面上。毕竟技术再新,也得有底线不是?“良心定价”天天挂嘴边,遇到棘手事就卡壳,到底谁该掏“良心”?

小鹏官方说得满嘴跑火车,什么2025年新款彻底升级,老款“偶发故障”,新车不再有问题。字里行间,仿佛一夜之间咱的旧车成了“妥协产物”。咱普通买家只能认——新车是“亲儿子”,老车充其量算个远房亲戚,爱搭不理。

跟着“困境”跳舞:召回的价格,谁买单?

就这样捣腾来捣腾去,小鹏其实挺难。往大里说,哪一家造车新势力不是边学边走,两头受气?技术追不上欧美大厂,成本再降,品控还是国内土办法,企业资金弹药又全压在一条赛道上。这事儿闹大了,让人家品牌咋混?更别说召回费用、停工损失和后期赔偿,这都不是小数目。风险一旦集中爆发,小鹏有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

有媒体分析说,小鹏是“走钢索的骑手”——你挣得越多,摔得越疼。其实每辆车背后,都是一桩家庭的出行安危。技术、型格、服务、品牌,哪个都不能少。可一旦出事,信任就是玻璃杯,摔碎了就再难拼起来。

说穿了,小鹏打的算盘是“慢修缓治”,能躲多长时间算多长。给问题车辆“分期治疗”,反正大范围爆雷前先拖着。反正市面上曝光还没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先修修补补、缓兵之计。行业角度,这叫“局部处理,逐步消化”。但老百姓买车是啥心气?咬咬牙买台新电车,想着省心省力,结果回头饭都吃不香。

“打补丁”的时代,谁该背锅?

不少从业者偷偷说,打胶修法在业界也不能说绝对没道理。技术成熟的时候,这真就是修一修,日子还能过。但要是真有啥大规模隐患,这种小打小闹的做法,就像是给楼房扶了根筷子,说安全谁都不敢信。车主感叹:“买电车买成了‘全套’,修车也成了‘盲盒’。”

小鹏方向盘故障引发维权潮,召回难题激起车主信任危机-有驾

更尖锐一点,整个新势力赛道其实都面临过类似的“成长阵痛”。早年特斯拉也不是没召回、没舆论大地震,但人家该召回就召回,该赔付就赔付。小鹏的问题在于,一边标榜自己是新势力技术派,一边关键时刻却玩起了“拖延裁判”。消费者看到这种反差,心里能不慌张吗?

这事闹到现在,怕不是一个召回就能解决全部。信任的缺口出现了,品牌营销再多打鸡血,也补不上车主的失败体验。看看小鹏高层曾经“本分”、“执着技术”的人设,如今的回应,真让不少鹏友觉得“钱没白花,气倒是真的没白受”。

小鹏方向盘故障引发维权潮,召回难题激起车主信任危机-有驾

监管和哭诉,究竟谁能赢?

说到底,这种危机不是小鹏一家才会遇到。监督部门需要更扎实的行业标准——不能出事就让市面舆论“解决一切”,也不能只靠企业自觉。而用户呢,虽然有“放大镜”思维,但在买车这件关系到头发和命根子的事儿上,多挑毛病总归是好事。

小鹏方向盘故障引发维权潮,召回难题激起车主信任危机-有驾

咱们就说,手握方向盘的那一刻,你怕了吗?未来每一单召回、升级,用户本能都在问一句话:敢不敢自己站出来,把“隐患”全抖落到阳光下?没人希望花大价钱买个“试验品”。安全和尊重,是彼此最起码的底线。

那摆在面前的选择就明摆着,车子出问题是技术成长路上的“萝卜坑”,但企业处理问题的态度,却是直接决定用户能否“买单”的关键。你技术犯错、大张旗鼓改进,用户会体谅。但要是只会糊弄、拖延、再三冷处理,那下次遇见车主,也别怪人家“下狠手”。说白了,这场信任危机,补救成本远比召回高得多。

小鹏方向盘故障引发维权潮,召回难题激起车主信任危机-有驾

咱们来聊聊:你觉得车企什么时候才应该主动召回?哪些做法能让你继续信任他们?带上你的观点,一块唠唠。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