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近车圈啥最热,我看还得数蔚来收获纯电拐点的事儿。其实这不是头回听李斌喊“拐点来了”,但你琢磨这回的行业大气氛,就会发现,蔚来这波确实说中了不少人的心思。为啥?新能源的风口,真的有点变了。
就比如,头几年动辄“增程真香”、卖爆的理想,现在日子难了;另一边,零跑、蔚来、特斯拉这些纯电派,虽然也有过低谷,但今年来自销量的数据,确实亮眼不少。这局面,怎么看也不像半年前那副“增程当道,纯电蓄力”的局势了——难道中国新能源市场真要彻底迎来纯电天?其实,这里面的问题还多着呢。
先问问大伙:为啥以前大伙非得“可油可电”?很简单——充电慢,续航短,出门就发愁。高速上排队充电像打仗似的,谁还敢买纯电?增程技术就趁机火了一把,反正电没了还能加油,来去自如。理想、问界这些车,价格更香、空间大、配置高,装得下全家老小,油电都能用,消费者自然而然就买账。
可问题来了,人的需求真是恒定不变的吗?我看未必。增程神话失色,一方面源于消费者心理在变,另一方面,纯电技术也真有进步。你现在上马路上遛一圈,哪怕是5年前的老大爷,都能随便给你点评纯电车,懂得比我还多。充电网络的密度直线拉升,快充也不像以前那么鸡肋。主流品牌的纯电续航已经破500公里,大厂咬着牙普及800V、超充,电池技术年年猛进。以前说“出远门不敢开纯电”,现在但凡有点提前规划,未必真掉链子。
再问一句,既然增程解决不了纯电的问题,那还留着它干啥?有人说“混得两全其美”,可细想想,你要是买了增程,图的还是电价便宜,多半机油钱都不舍得花,跟买纯电没分别。增程最大的优势不是“可油可电”本身,而是让你心里有底,真过不去了,咱还有汽油兜底,不得抛锚。可等基础设施真的补上一大块,这兜底的安全感其实就打折了。
而且,增程开始变得像纯电了。高端增程都往上堆电池,动辄六七十度,甚至比普通纯电还夸张。带来的是什么?空间紧张、成本暴涨。车企又犯愁了。我见过不少买增程的朋友,最后却说“其实一年真用油也没几次”。你要只是市区代步,增程就是“多花钱买心安”。
回头看看市场走势,老一代的增程车已经在往后靠,车企自己都能感受到压力。理想今年销量下滑明显,不得不追加纯电产品线,降价抄底。零跑这种灵活新势力,直接调转船头,前阵子两款新车只做纯电,连增程都懒得上。同是新势力,路线一变,结果立竿见影。这个时候你说增程是未来?那可真未必。
有人可能要问:是不是纯电打败了增程,所有人都得乖乖往一个方向跑?我觉得也不是。中国市场幅员辽阔,充电基础总有盲区。你天天跑西北,或者冰天雪地里,油桶的安全感没人能替代。增程还会活得很好,但肯定不是主力销售。“三分天下”可能变成“纯电当主力,插混小有作为,增程做辅助”。主流家庭用纯电,极端用车环境靠两头(插混和增程)补盲,门路就清晰不少。
有意思的地方还在后头。技术革新和消费观念会相互带节奏。当市场不断教育用户“续航焦虑其实过时了”,新司机买车时自然会想:我为啥还花那多钱买“保险”?尤其现在各家纯电降价、配置拉满,颜值做得比燃油还漂亮,想想真没啥理由不选。车企也知道,打价格、打配置、打智能化,更容易抢到消费者的目光。这个趋势一旦定下来,增程想再逆流回主舞台就难了。
另外,现在所有品牌基本都要“All in”智能化,智能座舱、智驾辅助等功能,是纯电最能玩的领域。架构本来为“省事儿”设计,带油机、带变速箱,集成难度大,体验始终打不过纯电原生平台。“老一套”二次开发,成本高不说,消费者也未必真买单。
再扒一扒供应链。纯电的成本结构越来越透明,全行业内卷,价格定得死死的;增程每多一套系统,成本和维护都要增加一把。长远看,只有硬着头皮继续往智能、舒服、省心三个维度卷,才能活下去。现在连那些之前一门心思想做“油电中庸”的老合资,也下场玩增程,想插一脚。可惜步子迈得慢,还没占什市场,就被国产“后浪”狠狠打一波。
总有人担心,纯电会不会又是“泡沫”一场?我觉得不用杞人忧天。中国能把新能源和基建玩明白,本土消费也越来越理性,主流跑量一定选性价比,极端场景有人愿意多出点钱给自己“上保险”。要换个脑筋,车企别期待技术路线包打天下,做好细分用户的体验才最香。
未来肯定不会是谁一枝独秀。你要是能控制成本,把纯电价格打下来;再或者增程在某个极端需求彻底“打痛点”,你就有活路。那些傲慢地说“只有我最懂用户”的企业,没机会对消费者指指点点。但那种做啥像啥、能灵活调整阵地、瞄得准用户痛点的品牌,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当然,从用户角度看,大家其实早就没那么纠结“油还是电”,大家买的是靠谱、省事的用车体验。谁说“纯电替代一切”?也许明年某家公司搞出一套全新的混动/增程技术,横空出世带新风向,也是可能的。
总结下来,现在的市场格局其实就是“纯电主导,纵容增程,插混共生”。大家争着抢高中低不同的需求,占住细分市场。产品别只吹技术,关键还是“用起来得劲儿”。所谓“拐点”,不过是消费者和资本的脚步底下,不见得一夜间全面翻篇儿,但风向变了,就是变了。你要抓不住这风口,只能被淘汰。
所以你问,蔚来们苦等的拐点真来了没?我回答:确实来了,但别以为你马上就能高枕无忧,比拼才刚刚开始。真正的赢家,是那些永远能踩准用户节奏的品牌。其他的,都是热闹。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