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联手江苏金租,签署能源战略协议,共建绿色出行新篇章

咱们老百姓过日子,每天都离不开衣食住行,这“行”里头,汽车绝对算是个大件儿。

现在这汽车圈可真是热闹,一天一个样,有时候一天里发生的事儿,比看一部电影还精彩。

就拿最近的某一天来说吧,咱们国内的汽车品牌和国外的老牌劲旅,简直上演了一出冰火两重天的好戏,让人看了心里五味杂陈,特想找人聊聊这背后的门道。

这天,咱们国内两家车企传来的消息,那叫一个提气。

蔚来联手江苏金租,签署能源战略协议,共建绿色出行新篇章-有驾

先说蔚来,这个牌子大家不陌生,主打高端电动车,服务做得特别好。

他们干了件大事,跟江苏一家叫“金租”的金融公司联手了。

要干嘛呢?

要在江苏省内,一口气建100个充电和换电一体的站点。

可能有人听着觉得,不就是建点充电桩吗?

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

咱们开电动车的朋友,最头疼的是啥?

就是充电慢、排队长,尤其是节假日跑个长途,那充电焦虑能把人逼疯。

蔚来的绝活儿就是“换电”,车开进去,三五分钟,机器人就把没电的电池卸下来,换上一块满电的,比加油快不了多少,这就从根儿上解决了充电焦虑。

但问题是,建一个换电站成本很高,动辄上百万,蔚来一家公司自己掏钱,想在全国铺开,那得花多少钱、花多长时间啊?

这次跟金融公司合作,就不一样了。

说白了,就是蔚来出技术、出设备、出管理,江苏金租出钱。

这就像你想开连锁店,但资金紧张,这时候来了个有钱的合伙人,只管投钱不参与经营,那你的扩张速度不就一下子起飞了吗?

蔚来联手江苏金租,签署能源战略协议,共建绿色出行新篇章-有驾

这100座站,一下子就把江苏省的能源网络给加密了,以后江苏的蔚来车主出门,心里就踏实多了。

这事儿看着是商业合作,实际上是给咱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探索了一条更聪明、更高效的路子。

如果说蔚来是在地面上织网,那吉利干的事儿,就更让人仰望了,他们直接把网织到了天上去。

就在同一天,吉利又成功发射了11颗卫星。

到现在,吉利在天上的卫星已经有41颗了。

很多人肯定纳闷,吉利不是造汽车的吗?

怎么跟航天公司似的,老往天上放东西?

这事儿咱们得往远了看。

未来的汽车,绝对不只是四个轮子加一个沙发,它会变成一个超级智能的移动空间。

要实现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光靠车上那几个摄像头和雷达是不够的,必须有极其精准的定位。

咱们现在用手机导航,能精确到几米就觉得很准了,但自动驾驶需要的是厘米级别的精度,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吉利搞这个卫星星座,就是为了给自己的汽车,提供这种“上帝视角”的超高精度定位服务。

这就好比别人还在拿着地图找路,吉利已经给自己配上了专属的、精确到毫米的导航仪,车子在路上跑,往左偏一厘米还是往右偏一厘米,系统都一清二楚。

而且,这套系统还能解决在偏远山区、沙漠戈壁里没有手机信号的问题,直接通过卫星就能上网、通话,关键时刻能救命。

蔚来联手江苏金租,签署能源战略协议,共建绿色出行新篇章-有驾

更厉害的是,吉利已经把这套技术卖到了国外二十多个国家,这就不只是卖车了,这是在输出咱们中国的高科技标准和解决方案,这才是真正的国货之光,让咱们老百姓脸上有光。

然而,就在咱们为自家品牌的雄心壮志感到自豪的时候,另外两条新闻,却像是两盆冷水,浇在了火热的汽车市场上。

主角是两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丰田和宝马。

这两个牌子,在过去几十年里,可是咱们很多人心目中“好车”的代名词,质量可靠,技术先进。

可就在这一天,他们却双双因为大规模的车辆召回,登上了新闻。

先说丰田,这次召回了将近十万辆车,里面有不少都是大家熟悉的车型,比如亚洲龙,还有那些加价都得排队买的“神车”埃尔法、雷克萨斯LM。

出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仪表盘的程序有问题,启动车的时候,屏幕可能直接黑掉。

您想想这场景,您开着车,想看看现在跑多快,是不是该加油了,或者有没有什么故障报警,结果眼前一片漆黑,啥信息也看不到。

这在路上跑,心里能不发毛吗?

这已经不是舒适性的问题了,是实实在在的安全隐患。

丰田一直以来最大的卖点就是“省心、开不坏”,可现在,却在最基础的软件上出了这么个岔子。

这说明什么?

说明在现在这个汽车越来越像“带轮子的电脑”的时代,光有好的发动机、好的变速箱已经不够了,软件能力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在这方面,显然连丰田这样的老牌巨头,也有些跟不上趟了。

蔚来联手江苏金租,签署能源战略协议,共建绿色出行新篇章-有驾

如果说丰田的问题让人觉得有点意外,那宝马的召回就更让人揪心了。

召回数量更大,超过23万辆,而且问题更严重,可以说是双重暴击。

第一个问题,是部分国产的5系、X5等燃油车型,起动机发电机的某个零件可能没装好,连接松动。

这会导致什么后果?

轻则电阻增大,影响车辆性能,重则可能导致车辆在行驶中突然熄火,甚至发动机舱过热起火。

这可真是要命的问题,开着开着车灭火了,或者引擎盖冒烟了,搁谁身上都得吓出一身冷汗。

第二个问题,则集中在宝马的纯电动车系列,像i3、iX3、iX这些主力车型,几乎全军覆没。

问题是,车辆的高压系统可能会在某些情况下,错误地自己关闭,说白了,就是你正开着车呢,动力突然就没了。

这在高速上,后果不堪设想。

宝马一直标榜“驾驶乐趣”,可现在,连最基本的安全和可靠性都出了这么大的纰漏,尤其是在它下大力气转型的电动车领域,这无疑是对品牌信誉的巨大打击。

把这四件事放在一起看,就特别有意思了。

一边是咱们的中国品牌,一个在地面上疯狂布局,解决用户的核心痛点;一个在太空中构筑壁垒,抢占未来技术的制高点。

他们的眼光和格局,已经不再是简单地造一辆车卖出去,而是在构建一个庞大的出行生态系统。

而另一边,是曾经让我们仰望的国际豪华品牌,却在为最基础的软件程序、最核心的电气安全问题焦头烂额,忙着“亡羊补牢”。

这种强烈的反差,其实就是今天全球汽车产业大变革的一个缩影。

时代真的变了,过去我们觉得造车是德国、日本的强项,但现在,当汽车被重新定义为智能终端时,咱们中国的企业,凭借在互联网、软件和新能源领域的优势,正在实现弯道超车,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开始领跑。

这不再是遥远的未来,而是正在我们眼前发生的现实。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