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欧洲汽车市场传来的消息,着实令人振奋。我们看到中国汽车品牌,特别是像长安深蓝这样的新锐力量,正以令人瞩目的速度与决心,在欧洲大陆书写着新的篇章。这不仅是一个个新车型的登陆,更代表着中国汽车工业在技术积累、全球化战略和市场响应能力上的一次集体跃升。
长安汽车明确表达了“扎根欧洲,在欧洲生产,服务欧洲市场”的战略决心。旗下深蓝品牌的先锋车型——深蓝S07,已在挪威成功上市,打响了进军欧洲市场的第一枪。这辆起售价4.5万欧元的SUV,仅仅是长安欧洲布局的开端。紧接着,它将在德国、荷兰、英国等核心市场亮相,并进一步拓展至葡萄牙、希腊、丹麦、西班牙、意大利等地。更值得期待的是,长安深蓝的第二款欧洲车型S05也蓄势待发,未来几年还将推出一系列针对欧洲用户需求量身定制的车型。长安的目标清晰而宏大:到2030年,将欧洲的零售网络从2025年的约100家扩展到1000多家,并投放8款车型。负责英国业务的尼克・托马斯更是透露了雄心勃勃的海外销售目标:去年60万辆基础上,今年力争突破100万辆。
无独有偶,吉利汽车也动作频频。计划在意大利推出EX5纯电动跨界车和一款超级混动插电式车型,并与当地经销商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更具战略意义的是,吉利宣布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在英国推出其主流品牌“吉利”,首款车型正是为英国市场“量身打造”的EX5纯电动SUV。这意味着,继路特斯、沃尔沃和极星之后,吉利品牌本身也将正式登陆这个欧洲最大的纯电动汽车市场之一。EX5车型已在澳大利亚、泰国、印尼、巴西、德国甚至最近的希腊市场铺开,展现出吉利全球化的步伐与EX5车型的普适性潜力。
中国汽车品牌的集体出击,并非偶然。其背后是深厚的技术积淀和对市场需求的敏捷响应能力。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来自奇瑞。为了将其Omoda 5跨界车成功引入欧洲,奇瑞团队展现了惊人的效率。面对欧洲与中国截然不同的道路条件(蜿蜒颠簸 vs 平坦宽阔),奇瑞工程师紧急集合供应商,在短短六周内,就对车辆的悬架、转向系统、牵引力控制系统、刹车、减震器和轮胎进行了全面且彻底的改造,使之完美适应欧洲严苛的路况。主导这项工作的资深专家里卡多·托内利感慨道:“这种速度在欧洲汽车制造商那里是不可想象的。”这种高效并非简单的“快”,而是源于高度协同的组织能力和强大的工程执行力,将“不可能”变成了现实。这种颠覆性的速度和灵活性,正是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全球竞争中崭露头角的利器。
这种速度的背后,是整个中国汽车产业体系能力的提升。咨询机构的数据揭示了一个关键差异:在中国市场,本土品牌的电动车或插电混动车型平均研发上市时间仅为1.6年,而外国品牌则需要5.4年。这种研发效率的成倍提升,是中国汽车产业在研发流程、供应链管理、数字化工具应用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综合体现。它将全新的车型或改款车型的研发周期大幅缩短,最短可至18个月。相比之下,传统车企通常需要5年左右进行一次车型换代。这种“中国速度”正在深刻地重塑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
深蓝汽车作为长安集团新能源战略的核心承载者,其发展路径极具代表性。它不仅是集团“香格里拉”(新能源)、“北斗天枢”(智能化)、“海纳百川”(全球化)三大战略的重要实践者,更在核心技术路线上确立了“深蓝超级增程”与“华为乾崑智能”协同发展的清晰方向。这种选择既保证了电动化的核心优势,又融入了顶尖的智能化基因。更难得的是,深蓝汽车展现出开放共享的格局,通过开源两大核心专利群,积极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其成果斐然:2025年上半年全球交付量同比劲增71%,稳居集团新能源销量冠军。深蓝S07在欧洲的初步成功,也验证了其产品经受严格标准考验的实力。目前,深蓝的业务网络已覆盖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
面向未来,深蓝汽车规划明确:产品上,即将推出深蓝S05长续航版(620km)和搭载全球首款3nm车规级芯片的战略车型深蓝L06,持续提升产品力与技术高度;技术上,将持续加码动力系统、智能驾驶辅助与智能座舱;服务上,升级终端门店,构建用户生态圈;供应链上,联手国内功率半导体领军企业斯达半导体,共同推进下一代先进芯片的技术攻关与产业化。而其全球化目标更是雄心勃勃:计划2025年覆盖约90个国家地区,实现海外销量5.6万辆;到2030年,海外销量目标直指38万辆,助力长安集团的全球征程。
回顾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市场的表现,数据最具说服力。2025年5月,欧洲整体汽车市场增长2.5%,而这增长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中国品牌的强势表现。在不计入中国企业控股的欧洲品牌(如名爵MG)数据的前提下,纯粹的中国汽车品牌销量同比激增111%,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2.9%翻倍增长至5.9%。名爵(MG)表现尤为亮眼,5月注册量同比增长30%,年初至今累计销量已超菲亚特。比亚迪的增长更是堪称“现象级”,5月注册量同比飙升397%,与特斯拉的差距仅在毫厘之间。其他如Jaecoo、Omoda、零跑等品牌,销量均已超越部分传统主流品牌,展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即使在欧盟加征关税的背景下,中国品牌依然实现市场份额的加速提升,其背后依托的正是以高性价比和领先的新能源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实力。
长安深蓝在欧洲的登陆、吉利品牌的蓄势待发,以及众多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的亮眼成绩单,清晰地描绘出一幅图景:中国汽车工业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强大的技术储备、高效的体系能力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大步流星地迈向全球舞台的中心。这不仅仅是几款车的出海,更是一场由技术创新驱动、体系实力支撑的产业升级。我们有理由相信,以深蓝为代表的中国汽车品牌,凭借其持续的投入、开放的态度和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必将在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重塑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多高品质、高技术含量的出行选择。中国汽车的全球新篇章,已然翻开,精彩还在继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