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类工业用地,主要涵盖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几乎无干扰的工业活动,例如电子工业、工艺品制造等。
M2类工业用地,主要涉及对环境和公共设施有一定程度干扰的工业领域,如食品、医药和纺织等。
M3类工业用地,则主要涵盖对环境和公共设施干扰较大的工业活动,如冶金、机械制造、化学工业等。
M0类工业用地,是为适应高新技术、协同生产和总部经济等新型产业发展而设立的城市用地类型,集研发、设计、中试及配套服务于一体。
M0工业用地的起源与发展
在M0提出之前,曾有M4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用地的概念,但随后被取消。M0最初在北京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露面,早期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和中试,如今已发展成为融合多种新型产业功能的用地。
根据M1、M2、M3的逻辑,M4原本可能被定义为高污染工业用地,但高新技术产业对环境影响极小,因此M0的命名更为贴切。
不同工业用地的特点与差异
M0工业用地多位于市区附近,交通便利,功能多样,可作为企业办公总部、研发中心等使用,消防要求相对宽松。
M1工业用地相对M0离市中心稍远,而M2则更远,通常需要半小时或更长时间车程。M3工业用地则远离市区,周边配套设施较少,主要依赖企业自身提供基础服务。
中小微制造业企业选择工业用地类型建议
对于需要购买厂房的中小微制造业企业来说,M1和M2工业用地是较为合适的选择。同时,产业地产开发商在竞拍工业用地时,也主要以M1和M2为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