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新标准落地,行业迎来大洗牌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许多家庭日常出行的首选工具。方便、经济、绿色环保,这些优点让它迅速普及到城市的大街小巷。然而,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一系列安全隐患和市场乱象也逐渐浮出水面。2024年12月31日,《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发布,并将在2025年9月1日起实施。这一举措,无疑是对整个行业的一次“体检”,更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一次有力保障。
记者在某大型电动车生产企业走访时了解到,新规发布后,不少厂家已经紧锣密鼓调整生产线。“以前老标准下,有些配件能省则省,现在不敢马虎了。”厂区负责人坦言,新规细致到每一个零部件,从设计源头就把控住了质量关。
生产环节升级换代,推动高质量发展
此次《技术规范》最大的亮点,就是从源头上严把产品质量关。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工作组,对产业集聚区开展宣贯培训。从车型设计、配件采购,到样品试制、检测认证,每一步都被纳入严格监管流程。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倒逼机制促使企业主动转型升级。一位参与政策解读的专家表示:“以往一些小作坊式企业钻空子,如今要想生存,就必须跟上新标准步伐。”对于进度缓慢或存在困难的企业,各地还会安排“一对一”帮扶指导,让更多合格产品尽快上市。这不仅提升了整体产业链水平,也为中国制造赢得口碑打下基础。
认证管理加码,把好最后一道防线
过去几年,“三无”产品、“山寨”车辆屡见不鲜。有市民反映买回家的新车不到半年就频繁出故障,更有甚者因蓄电池自燃引发火灾事故。针对这些顽疾,此次规定所有上市销售的新款车型必须通过CCC强制性认证,全流程监督,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检测,每个环节都需达标,否则证书随时可能被暂停或撤销。
采访中,一家认证机构工作人员透露:“我们现在每天都会收到大量咨询电话,大多数都是厂家主动寻求技术支持,希望尽快拿到符合新国标的证书。”这种态度转变,是行业自律意识增强,也是监管力度加大的直接体现。
销售渠道全方位整治,网络平台同步加强监管
除了工厂端管控外,新政还剑指销售终端。不仅实体门店需要核查资质证明,就连线上平台也被纳入重点监测范围。“我们现在定期抽查网店,如果发现非法改装或者假冒伪劣商品,会第一时间下架并通报处理。”某地方市场监督员如是说。此外,对于充电器、电池等关键零部件,也出台了更为严格的准入门槛,为消费者构筑起坚实防护墙。
登记制度更加规范,用数据守护城市交通秩序
随着用量激增,不少城市出现“黑户”车辆横行的问题。不仅影响道路交通,还给管理带来难题。《技术规范》明确要求各地公安机关严格审查发票、合格证及CCC认证书,不允许非标车辆混淆身份蒙混过关。同时,对既不符合旧版也不达新版标准的车辆,一律不得办理登记手续,有效遏制违规现象蔓延势头。一名交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只有建立起完整的数据台账,我们才能精准治理乱停乱放等顽疾。”
以旧换新补贴助推消费升级,多方联手淘汰隐患车辆
值得关注的是,为促进老旧、不合格车型加速退出舞台,各级正积极推广以旧换新的优惠政策。例如部分地区针对首次购买国标新品用户给予现金补贴,对交售废弃锂离子电池并购置正规品牌者提供额外奖励。据社区居民王阿姨反馈,“我家那辆用了五年的老款小龟王终于可以安心‘退休’啦!补贴下来买个大品牌的新国标,比自己修修补补划算多了。”
与此同时,对于快递员、外卖骑手以及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等群体,则率先实行统一采购与集中更新,引导社会各界共同营造健康有序消费环境。相关部门还同步推进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体系建设,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双赢目标。在一次社区座谈会上,多名配送员代表纷纷表示,“公司统一换成商用版后,再不用担心路上临检扣分罚款,也不用怕半路抛锚耽误送餐。”
畅通举报维权渠道,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如何确保百姓切身利益?这也是本轮改革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技术规范》特别强调畅通投诉举报途径,只要发现未获CCC认证或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的新车型,都可通过热线电话和网络平台进行实名举报。一旦核实属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违法行为,同时督促涉事厂家履行召回义务,以实际行动维护广大群众合法权益。据消协志愿者介绍,自试点以来已有数十起典型案例得到妥善处置,有效震慑了一批违法经营主体。“以前遇到问题只能忍气吞声,现在只需拨打热线,很快就有人介入调查解决。”
长效机制构建常态化治理体系,共同守护美好生活环境
单靠一次专项整治远远不够,还需要形成系统完善、多部门协同联动的长效机制。从消防救援局牵头溯源调查火灾事故,到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年度执行情况总结报告,再到地方加强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每一个环节都在不断夯实底层治理基础。同时,通过行业协会强化自律约束,引导龙头企业带头遵纪守法,提高品牌竞争力,为整个社会提供更加可靠、安全、高品质的新型两轮交通工具保驾护航。在今年6月初举办的一场座谈会上,多位专家一致认为,“只有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美丽中国才不会因为一辆小小‘两轮’而留下遗憾。”
推动落实建议:全民参与,共创平安便捷出行新时代
面对即将实施的新政,无论是生产商还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