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的车轮记忆
上周六晚上,儿子举着手机冲进客厅,非要让我看他相中的那辆“智能电动车”。小家伙眉飞色舞地讲着自动驾驶、语音助手,还有那个能自己升级的“神奇功能”。我倒了杯茶,盯着他发光的眼睛,突然问:“你人生第一辆车,准备用方向盘还是车把?”他一脸懵:“爸你糊涂了吧?当然是方向盘啊!”
一、父辈的“速度与激情”
儿子不知道,我们年轻时最拉风的不是汽车,而是突突响的摩托车。他说的零百加速?我们那会儿骑建设雅马哈,二挡油门拧到底,排气管喷出的蓝烟能遮住半条街。红绿灯起步时,后座兄弟吓得搂腰尖叫,比现在坐过山车还刺激。
他炫耀车机大屏?我们当年摩托车仪表盘就一根指针,但全村小伙都爱围着我舅舅的嘉陵70打转。车头绑个磁带录音机,放着小虎队,骑到哪都是移动迪厅。现在年轻人车里装32个喇叭,也找不到那种土嗨的快乐。
二、被风吹散的青春
儿子总嫌摩托车危险。可他不懂,我们那时候的快乐就藏在危险里——夏天光膀子骑车被晒脱皮,冬天冻得手指发僵还要给后座姑娘挡风。最难忘那次车队夜游,十几辆摩托车开着大灯排成长龙,惊起稻田里一片蛙声。
现在年轻人上车就调空调温度,我们那会儿骑车淋场大雨都能笑半天。后座兄弟喝醉吐我一身,第二天照样勾肩搭背去修车铺。这些带着汽油味的回忆,怕是比他们手机里那些电子驾照更鲜活吧?
三、消失的修车铺
儿子永远理解不了,为什么我们对着生锈的老摩托拍照发朋友圈。他不知道,当年街角王师傅的修车铺就是男人俱乐部。换根油门线三块钱,还能蹲着看师傅用改锥敲火花塞。现在4S店倒是明亮,可谁敢碰那些密密麻麻的电路板?
去年路过小学门口,发现当年总偷骑的重庆80被当成废铁处理。车座上那个被烟头烫的疤还在,就像我们这代人膝盖上骑车摔的伤疤一样。
尾声
两代人,两种车轮,倒也说不上谁更幸福。只是偶尔听见远处摩托轰鸣,还是会想起后座姑娘飞扬的裙角,想起油箱上晒化的巧克力,想起后视镜里那些追不回的夏天。
你的第一辆车是哪个?是四个轮子的移动客厅,还是两个轮子的追风少年?评论区等你晒图,说不定能遇见当年一起飙车的老伙计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