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品牌的全球化布局正在进入新阶段,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获得国际市场的关注。这种关注不仅体现在销量数据上,更反映在国际媒体的报道视角中。近期,时代周刊对领克品牌一款新车型的报道,就显示出国际舆论对中国品牌的持续关注。这款名为10EM-P的车型已正式上市,成为品牌全球化布局中的又一重要产品。
《时代周刊》聚焦,中国混动闪耀全球舞台
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生变的当下,领克10 EM-P的上市迅速吸引了国际权威媒体《时代周刊》的目光。该刊以“领克电混旗舰的发布,让全球混动进入中国时刻”为题,从全球视角深入剖析了中国混动技术的发展。报道提到,西方在燃油车时代主导近百年的游戏规则或许正在改变,领克10 EM-P所代表的技术路线,为全球汽车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在充电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的欧美市场,混动车型既能实现低碳出行,又不完全依赖充电网络,完美契合了欧洲高速公路和北美长途驾驶的需求。这不仅展现了中国汽车产业对全球市场的深刻理解,更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正从制造中心向技术创新中心转型。《时代周刊》的深度报道,折射出国际媒体对中国混动技术路线的高度认可,也预示着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
技术突破引领,领克10 EM-P定义混动新标杆
长期以来,混合动力技术的领导权一直掌握在少数国际车企手中,但这一格局正被领克10 EM-P打破。该车搭载的EM-P智能电混系统,展现了中国在混动技术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其混动专用发动机实现了47.26%的热效率,创下同排量发动机的最高纪录,并实现了规模化量产。通过3档DHT变速箱、金砖电池与P4电机的协同工作,车辆在纯电模式下最高可行驶240公里,SOC30%至80%充电时间缩短至15分钟以内。同时,全系标配的四驱系统实现了性能与效能的平衡,覆盖城市通勤、高速长途、低温环境等多种使用场景,推动电混技术向更高效、更实用的方向发展。领克10 EM-P的上市,不仅是一款新车的发布,更是中国混合动力技术在全球舞台的一次重要亮相。中国车企通过持续研发与产业链整合,在混动领域实现了从跟随到引领的角色转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