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天涯有个很出名的帖子,写得是比亚迪肯定倒闭的几大原因,就当时的情况看,作者分析完全是正确的。帖子列了比亚迪的几大问题,比如产品质量差、品牌知名度低、市场竞争力弱。2008年,比亚迪的F3轿车卖得还行,但跟大众、丰田这些合资品牌比,差距不是一点半点。油车市场竞争太猛,比亚迪的发动机技术、设计、做工都被人挑毛病,网上车主吐槽刹车硬、油耗高、异响多。帖子作者抓的就是这些实打实的问题,觉得比亚迪没啥核心技术,迟早被市场淘汰。
2008年到2010年,比亚迪的日子确实不好过。年销量虽然有几十万辆,但利润薄得像纸。F3、F6这些车型,主打低价,吸引了点三四线城市的买家,但合资品牌稍微降点价,比亚迪就得吃瘪。2010年,公司股价一度跌到20港元以下,市值缩水严重。内部管理也乱,员工流动大,研发投入跟不上,供应商还老抱怨货款拖延。网上当时流传一句话,“买比亚迪就是图便宜,但开两年就后悔”。这不是黑,是真有车主这么反馈。
2011年,国家开始推新能源政策,电车补贴力度一下子上去了。比亚迪抓住了这波风口,果断把重心从油车转到电车。2011年,e6电动车上市,主要是给出租车市场试水,续航能跑300公里,在当时算很牛了。国家补贴加上地方政策,一辆e6能便宜十几万,深圳、杭州这些城市开始批量采购。比亚迪靠这个翻了身,2013年秦混合动力车出来,卖得挺火,单月销量能破5000辆。这车价格亲民,油电混动省油,城里开正合适。
比亚迪做电池出身,这是个大优势。2003年收购西安秦川汽车,进军造车,电池技术一直是强项。到了电车时代,刀片电池成了王牌,安全性高、成本低,续航也靠谱。2015年,唐混动SUV上市,加速快、空间大,直接跟合资品牌硬刚。2016年,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破10万辆,占国内电车市场快一半。国家政策给钱给牌照,比亚迪自己也争气,研发砸钱,生产线扩建,供应商体系也理顺了。
2018年,比亚迪彻底停产纯油车,全球第一个这么干的车企。这步棋很狠,当时油车还是主流,放弃油车等于把老路全砍了。结果证明走对了,2020年汉EV上市,卖得比预想还好,单月销量能到1万辆。2021年,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冲到60万辆,2022年更夸张,186万辆,全球电车销量第一。刀片电池供不应求,特斯拉、丰田都来谈合作,想用比亚迪的电池。
政策之外,比亚迪还有先发优势。2010年就搞电车,别人还在观望,他们已经跑在前面了。研发团队从几百人扩到几万人,每年研发费砸进去上百亿。深圳总部建了全球最大的电池厂,2023年产能够装200万辆车。技术上,DM-i混动系统成了杀手锏,油耗低到3升每百公里,合资品牌根本没法比。网上车主评价也变了,从“开两年就后悔”到“性价比无敌,省油又好开”。
现在比亚迪不光在国内牛,海外也开始发力。2023年,出口量超24万辆,东南亚、欧洲、澳洲都有他们的车。泰国建了工厂,2024年投产,年产15万辆。欧洲市场,汉和唐EV卖得不错,德国车评人还夸汉EV“性价比秒杀特斯拉”。不过也有问题,海外售后网点少,品牌认可度还得慢慢来。国内市场,2024年比亚迪占新能源车销量四成,价格战打得凶,10万到30万的车型随便挑。
17年前那帖子作者估计想不到,比亚迪能有今天这成绩。政策确实救了命,但比亚迪自己也够狠,抓机会快,技术攒得厚。2025年,他们目标全球销量400万辆,新能源车占九成。网上现在流行说,“比亚迪就是中国电车的代名词”,这话听着夸张,但销量摆在那,确实没毛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