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最近的一番话,又把汽车圈的“江湖规矩”摆上了台面。他在采访中直言,最讨厌同行用“三倍工资”挖人,尤其是那种直接瞄准核心团队下手的行为。听起来,这话像是随口一吐槽,但细品之下,信息量可不小——这到底是在说谁呢?
先说说挖人这事儿。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赛道,竞争有多激烈不用多说。造车新势力们就像在跑马拉松,谁的技术、产品、服务能先跑出来,谁就能活下去。可问题是,技术从哪儿来?人才从哪儿来?有些企业选择自己培养,有些企业则直接“捷径”——去同行那里挖。三倍工资挖人,听着像是“资本的胜利”,但背后其实是行业的焦虑。
何小鹏的意思很明确:挖人不是不行,但你不能只靠挖人活着。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创新能力,只会靠高薪把别人的团队挖过来,那这企业的未来也就那样了。说白了,你挖得了人,挖不来灵魂。
话说回来,挖人这事儿真就全是“坏事”吗?评论区的网友们可不这么看:
“你不愿意给自己员工发高工资,还管别人给你员工发高工资啊!”这话扎心了。员工跳槽是因为看到了更好的机会。与其抱怨别人挖人,不如反思自己为什么留不住人。工资、福利、发展空间,哪个没做到位?
“挖人有啥问题?人才也是资产,有本事可以自己加薪,给股权,支持员工梦想,留住员工。”这观点更直接——市场经济下,人才流动本就是常态。你能给得起,别人也能给得起,关键看谁能提供更好的平台。
也有网友调侃:“这说的明显就是菊花,两家靠得近,挖起来方便。”还有人直接点名:“摆明就是说给雷军听。”甚至有人提到华为:“华为从来不会去挖人,华为直接去名校招天才少年。”看得出来,大家对“挖人”这事儿的态度,真是五花八门。
但话说回来,何小鹏的这番话,除了吐槽同行,也是在给自己立人设——“我们小鹏不靠挖人,我们靠自己培养团队。”这话听着是挺正气,但网友们可没忘记,小鹏早年也从广汽挖过不少人。站在道德高地上批评别人,自己得先站稳了。
从行业角度看,挖人确实是个敏感话题。尤其是在新能源车企之间,技术壁垒还没完全拉开,谁家的人才流失,可能直接影响产品竞争力。但换个角度想,挖人也是对企业的一种倒逼机制——你要是能给员工提供更好的待遇和发展空间,谁愿意走?
咱们再聊聊“挖人”的底线。挖人不等于抢人,尤其是那种“掏空式挖人”,直接把一个部门的核心团队全挖走,这就有点不讲武德了。行业竞争可以激烈,但别搞成“你死我活”。毕竟,新能源赛道才刚起步,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真要把同行搞垮了,最后可能是整个行业的损失。
所以,何小鹏的这番话,听着像是在批评同行,但其实也是在提醒自己:别光盯着别人怎么做,先把自己的基本盘稳住。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产,但留住人才的关键,不是靠情怀,而是靠实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