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只卖3882辆,这样的销量成绩砸在曾经如日中天的本田思域身上,多少让人有点恍惚。回头看看,思域在国内市场一度被看作紧凑型家用轿车里的“常胜将军”,月销过万简直像家常便饭。但今天来看,风水轮流转,连思域也被按在地上摩擦了。
别说以前一口气月销一两万辆的红火景象,现在连续七个月销量低于五千台,最近三个月甚至只有四千多、三千多的成绩。如果说是价格高,那还真不完全对得上号,毕竟思域终端优惠后,起步价其实比前几年低了不少,九万多就能落地,比过去的十五万便宜多了。不过,这年头光凭便宜还真不顶用。要知道,国产新能源越来越猛,同价位下,像秦L、星瑞、银河A7这些新面孔一字排开,谁没点拿得出手的杀手锏?空间、配置、动力、油耗,能卷的都卷到了极致。思域这点优势,也就只能算个“及格分”。
说到外观,新一代思域变得更规矩,更有一股家用车的老实劲,和以前那个满街炸街的“精神小伙”判若两人。喜欢稳重大气的中年人也许会觉得更顺眼,但对于追求动感的年轻人来说,思域那点锋芒都被收敛得差不多了。尺寸上,思域三厢版车长接近四米七,宽度一米八零出头,轴距两米七多,不算特别大,但毕竟是“空间魔术师”本田的得意门生,车内空间没让人失望,该宽敞的地儿都没缩水。这方面,很本田。
不过,内饰就有点一言难尽。不算花哨也不算糙,用家话来说就是“就这”,不惊艳也不廉价。谁让现在对手们内卷得太厉害?有的中控屏上天入地,12英寸的屏随便挑,思域还在用9英寸的入门版本,更有7英寸的仪表盘,只能说勉强过得去。配置也是个两难,低配性价比还凑合,但要想有点像样的配置,得多掏腰包。这就难怪有人吐槽,“花这钱不如来套国货新能源,啥都有。”
动力上,思域依旧坚守燃油阵地。1.5T发动机分高低功率,低配129匹马力,高配182匹,扭矩最大能到240牛米。说不上弱,但现在涡轮增压四缸、混动绿牌的遍地都是,思域的技术不再是“黑科技”,反倒成了平常货色。混动车型的表现不错,2.0排量的发动机加上184匹的电机,综合油耗能做到四个多油一百公里,这样算下来每公里三毛钱,着实省心。但话又说回来,现在谁不是标榜省油省心?竞争一激烈,优势就跟着稀释了。
提到思域的下滑,得承认这是市场变化的必然。国产新能源大潮冲刷,老一代家轿神车只能选择和年轻人惜别。现在大众的消费观念也在变,过去大家盯着性价比、后期花销,现在则更看重智能化、空间大、配置高,还得省心省电。就算有一部分消费者还念旧,还是想给“本田工科男”点面子,可同级别新对手们一个比一个卷,思域就算是降价也未必能挽回局面。
说到这事,网上的声音一茬接一茬。有些人觉得思域沦落是因为没了运动气质,年轻人不爱了。也有人坚持认为本田太保守、不思进取,还在用过去那套逻辑做产品,导致和市场脱节。还有一部分人则很简单:价格下来了,配置不上去,动力没惊喜,凭啥买你?车圈就是这样,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被历史淘汰。
其实消费者也没那么死心眼。配置实在、性能亮眼、油耗低、价格美丽,谁还不心动?但思域眼下的产品力,确实打不过新能源浪潮下的国产新锐。动力没新意,配置不厚道,价格还不够惊喜,空间也没有明显领先,而且没有电池、没有绿牌,“双积分”那边连个招呼也打不上。你说要是花同样的钱,能买个大空间、高智能、油耗三升的小车,谁还看你纯油箱一眼?
回过头来,思域那波“辉煌岁月”其实是靠家用实惠、耐用、油耗低一步步攒下口碑。但现在市场发展节奏变了,层出不穷的新势力打牌压价,好用、好看还带点未来科技感,再加上新能源政策鼓励,想不红都难。思域即便“减价求生”,还是被拍在了沙滩上。国产品牌这两年不是闹着玩的,秦L、银河A7、海豹06混动,哪个不是实力选手?思域想守住阵地,光靠情怀真不够用。
其实思域还是有优点。底盘的质感没话说,动力够用,油耗确实低,保值率也杠杠的。毕竟本田造车几十年,底子还在。但缺乏亮点,就是当下最大的问题。对手已经从“实用主义”跃升到“全能选手”了,思域丢了点棱角,多了点中庸,反倒让人看不出主心骨。
现在的家用车市场,“内卷”不当饭吃,利润都快卷没了。如果思域再不拿出更有诚意的配置,或者在智能、舒适、动力等方面挖掘潜力,“坐吃山空”就不是玩笑。毕竟消费者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谁不货比三家?你少点诚意,分分钟换位思考,大家该去哪还是去哪。
总的来说,思域月销跌破五千已成常态,这是车市风向变了。过去风头无两,现在变成“常规操作”。对比国产新能源,思域已经有点跟不上节奏,不调整产品策略,迟早会被拍在沙滩上。说到底,车企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