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电动车充电指南:牢记“2要拔4不充”,延长电池寿命
酷热的夏季已然来临,目前我国多个地区的气温持续攀升至35℃以上。这样的高温天气,对电动车使用者而言十分不利。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电动车,不仅会降低骑行时的舒适感,给电动车充电这一环节也会面临不少难题。
电动车其实是种“既畏寒又怕热”的交通工具,要是在夏天操作不当,很容易对电池造成严重损坏。很多车主发现自己的电动车电池越来越不耐用,追根溯源,往往是夏天使用时留下的“隐患”。那么,夏天到底该如何给电动车正确充电呢?雅迪、爱玛等知名电动车品牌给出了明确答案:夏季充电务必遵守“2要拔4不充”原则,下面就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
夏季充电损伤电动车电池的常见表现
要是你的电动车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就需要提高警惕了,这其实是电池在向你发出“故障预警”信号。
1.电动车充满电的时间明显缩短
夏季气温较高,会加快电池内部化学反应的速度,这就容易导致电池极板上的活性物质脱落。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电池的容量会随之减小,自然也就更容易被充满。
2.电池极板出现白色结晶
高温环境下,电池内部的电解液容易蒸发,水分减少会让电解液的浓度升高。这种变化会使电池极板表面形成一层白色且坚硬的硫酸铅结晶,而这种结晶造成的损伤是无法逆转的。
3.电池外壳出现鼓包变形
高温还会加速电池内部水分的分解反应,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体。这些气体不断积聚,会使电池内部的压力逐渐增大,最终导致电池外壳出现鼓包和变形。
雅迪、爱玛明确:充电需遵守“2要拔4不充”
车主们该如何操作,才能减少甚至避免夏季充电对电动车电池造成的损伤呢?雅迪、爱玛等主流电动车品牌给出了清晰答案,总结起来就是“2要拔4不充”,车主们需重点关注。
一、电动车充电时,两种情况要及时拔掉充电器
1.充电器外壳过热或散发异味
充电器外壳温度异常升高,通常意味着其内部电路存在电流过大或电阻异常的问题。这种情况可能引发电路短路,进而引燃充电器内部元件。此外,充电器元件损坏后,还会对电池产生连锁负面影响。
-表现:正常情况下,充电器工作时的温度应控制在60℃以内,一旦超过这个温度,就属于异常情况。
-解决办法:先检查充电器是否存在短路问题,若没有短路,可待其冷却后再继续充电;如果冷却后充电仍持续发烫,则需要及时更换充电器。
2.电池充电显示变绿灯(充满状态)
车主们需要明确一点:电池并非充电时间越长,电量就越耐用。当电池已经充满时,若继续长时间充电,电池会进入过充状态,这种状态会直接损伤电池。
-表现:电池出现过充后,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会明显下降;经过专业检测还会发现,电池会出现鼓包以及极板硫化的现象。
-注意事项:充电器显示绿灯,并不代表电池已经完全充满,此时电池只是进入了浮充阶段。通常要在显示绿灯后的30分钟左右,电池才能真正完成充电。
二、以下四种情况,禁止给电动车充电
1.封闭的高温环境下不充电
虽然夏季气温较高,但多数时候环境温度不会超过40℃,而电动车电池的耐受温度约为50℃。只要不是在封闭且阳光直射的环境中,夏季其实可以正常给电动车充电。
-正确做法:夏季给电动车充电时,应选择阴凉、通风性良好的环境。
2.电动车刚骑行结束不充电
很多车主都有骑行结束后立刻给电动车充电的习惯,殊不知这种做法会导致电池温度叠加。正常骑行结束后,电池自身温度可能已达到40℃-50℃,若此时立即充电,温度会进一步升高,必然超出电池的耐受范围。
-正确做法:骑行结束后,应先让电动车静置半个小时,待电池温度接近环境温度后,再进行充电操作。
3.使用劣质充电器不充电
劣质充电器通常存在多种问题,比如无法与电池的电压、电流相匹配,或者充电器类型与电池不兼容等。这类充电器严禁用于电动车充电。
-正确做法:只能选择与电动车电池规格完全一致、经过质量检测合格的正规品牌充电器。
4.电动车淋雨后不充电
夏季也是多雨季节,大家要记住,电动车涉水或被雨水淋湿后,不能马上充电。此前就发生过因电动车充电口进水,导致电路短路、烧毁控制器的事故。
-正确做法:当电动车被雨水淋湿后,必须先将其彻底烘干,或经过专业检修确认无问题后,再进行充电。
小行家总结
车主们要牢记,夏季给电动车充电时,凡是可能导致充电器或电池温度过高的方式,都要尽量避免。尤其是多个电动车品牌明确强调的充电“2要拔4不充”原则,严格遵守不仅能减少电池损伤,延长电池使用寿命,还能提升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你可以将这些知识转发给身边的电动车车友,让更多人了解夏季正确的充电方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