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小米SU7致命事故背后:安全专家解读新能源车的安全隐患与警示

一辆崭新的小米SU7在深夜的成都街头以超过150公里的时速失控撞向隔离带,气囊未弹出、车门无法打开、车辆瞬间燃起大火...司机被活活烧死在驾驶座上。这起发生在2025年10月13日的悲剧,揭开了新能源汽车安全设计的致命软肋。当疲劳监测系统频频误报,当碰撞传感器在关键时刻失灵,我们不禁要问:号称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车,真的能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吗?汽车安全专家陈宇将在本期节目中深入剖析事故背后的技术真相,揭示新能源汽车在超速情况下的特殊风险,并指出行业必须从车身结构、电池防护到紧急逃生系统进行全链条升级,才能真正守护行车安全。

哈喽大家好,欢迎收听我们播客,我是主持人凌薇。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汽车安全专家陈宇老师您先跟大家打个招呼大家好,我是陈宇。很高兴今天能和林薇一起聊聊交通事故安全话题。好,那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最近成都发生的这起小米su7交通事故,我们会从事故现场的描述,再到技术的正义,再到最后的安全反思。我们来聊一聊这起事故给我们带来的一些思考。好的,那我们就开始今天的讨论。咱们先来聊第一趴这个事故现场的描述,那咱们就首先来聊一聊2025年的10月13号的凌晨,在成都的天府大道仁寿段,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惨烈的事故。当时就是一辆小米s67,在行驶的过程当中,突然之间冲到了绿化带里面,然后撞在了树上,整个车头都撞的严重,变形,气囊也都没有弹出,车辆也是立刻就燃起了大火,那司机当时情况怎么样?司机当时就卡在驾驶座里,没有办法出来,然后消防和救援人员很快就到了,但是因为火势太大了,车门也打不开,就没有办法及时的救出他。最后这个司机还是被活活的烧死了。停起来真的是太可怕。对,更蹊跷的是,这辆车在碰撞之前其实就已经有异常了,就是它的行车数据记录下。澜他在104公里的时速下等红灯,然后突然间就失控了。等一下,那这么说的话,那司机当时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就是他的疲劳监测系统其实已经报警了,但是可能他没有注意到,然后他的车辆本身其实也有问题,就是他之前的保养什么的都有问题,所以他当时可能已经没有办法控制了,最后以超过150公里的时速撞上了中央隔离带。就是说事故发生之后,大家对于小米su7的安全性能到底有哪些质疑?很多人都在问说,为什么气囊没有弹出,然后为什么车门打不开,是不是安全设计有问题。对,这确实是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其实这个车当时它是处于一个完全人工驾驶的末世,它的edr数据也显示,它的碰撞前100秒是没有任何的干预的,所以可能它在极端的情况下,它的安全系统确实没有办法及时的起到作用,所以大家就会对于它的安全性能产生一些疑虑就是说现在这起事故的调查还在进行当中,那官方到底还没有公布最终的云缨。那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一些细节到底有多大的参考价值。其实现在网上能查到的都是一些目击者的证词,然后一些很模糊的视频并没有一个很权威的结论包括视频里面,也只能看到车头撞坏了,然后着火了,没有办法看到车内的情况,也没有办法看到它的完整的行车数据,所以大家看到都是一些碎片化的信息。对,没有办法拼凑出一个完整的画面。好,关于事故现场的描述咱们就先聊到这儿,休息一下马上回来。然后,咱们来聊一聊技术的正义,就是说这个疲劳驾驶监测系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原理,就,它其实是通过车内的摄像头来监测你的眼睛的活动,眨眼频率,然后你的头部的一些特征来判断你是不是处于一个疲劳的状态。原来是这样,那如果说真的像网友说的这样,系统误报的话,那其实还是挺让人担心的。对,它其实本意是为了提升安全性,但是它现在的一个算法是比较简单的,然后它的对人的特征的识别是很有限的,所以它很容易受到光照,或者说你的。发型甚至你的种族的一些影响所以它的这个误报率其实是比较高的那这个其实也反映出来新兴的这种驾驶辅助技术,它在普适性和准确性之间,其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觉得就是最近小米su7的这个疲劳驾驶监测系统误报的事情给大家敲响了什么警钟。就其实这件事情就告诉我们,现在的一些汽车的驾驶辅助系统,它虽然说能够提醒你注意安全,但是它其实没有办法完全的代替你自己的注意力。所以大家在使用这些功能的时候,还是要保持专注,不要去依赖它们不然的话,可能会适得其反,反而会增加一些安全隐患。就是说最近小米su7的这个疲劳驾驶监测系统误报的事情可去的发酵,你觉得它会给整个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其实这件事情就让厂商们看到,就是,你光靠硬件和软件都不够,你必须要把两者的体验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然后不断的去优化它的算法。包括它对不同人群的这种适应性,才能够真正的提升安全性,而不是说靠堆硬件来凑。不然的话,你就很容易出现这种误报,或者说这种失笑的情况,那最后只会损害消费者的信任,阻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聊了这么久,的疲劳驾驶监测系统。正义感觉信息量不小,咱都歇会喝口水,待会继续。咱们来进入第三个部分,安全反思这个我特别想问的,超速行驶到底会给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带来什么样的挑战就其实新能源汽车因为它本身的结构和动力特性,它在碰撞的时候,是比传统燃油车更有风险的,因为它的重心更高,然后它的电池保额又在底部,所以它容易发生侧翻,而且它的电机如果一旦进水或者什么,就会失笑,所以它整个的安全设计是要更复杂的所以说新能源汽车本身就有很多潜在的safety的风险点。然后再加上如果说,你超速行驶的话,那你汽车的制动距离会变长,你的反应时间也会变短,那你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你的车辆是根本没有办法及时的停下来,所以超速只会让这些现有的问题变得更糟糕,会增加这种事故的严重程度。你说如果在遇到这种紧急情况的时候,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设计到底有哪些环节是最让人担心的。其实现在很多新能源车它在碰撞的时候,它的车门很容易发生打不开的情况,那这个时候的话,无论是乘客还是救援人员都没有办法及时的进去,那就会大大增加伤亡的风险。听起来真的很危险,然后还有它的碰撞传感器,如果一旦出现问题的话,它的安全气囊就不会弹出,那这个时候的话,驾驶员和乘客的头部和颈部的保护就会大打折扣。再加上它的高电压和它的复杂的电子系统一旦发生火灾或者爆炸,那它的救援也是非常的困澜对,所以它的整个安全设计真的是每一个环节都很关键。就是说咱们现在面对这些新能源汽车在安全性能上面的一些挑战。你觉得行业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哪些方面?我觉得现在的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设计,其实不光是要去提升它的主动的安全的配置,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瑶去优化它的整个的车身的结构,包括它的电池的防护包括它的荆棘的逃生是必须要去加强的所以就是说不是靠某一个环节的升级,而是整个链条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去花功夫。没错,而且,现在的一些智能驾驶和车路协同其实都是为了去提升它的安全性能,但是这些新的技术想要去真正的落地,还是要有非常严格的安全的标准和大量的真实的世界的数据来支持,才能够真正的去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大家的这个初心安全,好吧,今天咱们聊了这么多,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话题,无论是这个技术的争议也好,还是事故的反思也好。其实归根结底,大家最关心的还是路上的安全问题,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无论你的车有多么先进的安全系统,但最重要的还是你自己要专心,不要去超速,不要去疲劳驾驶。确保自己的出行安全。那就是这一期节目咱们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收听,咱们下期再见。白白

成都小米SU7致命事故背后:安全专家解读新能源车的安全隐患与警示-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

热门推荐

新势力销量出炉:零跑领跑,市场格局呈现新变化
谈笑望红尘
我有一个预感后面卖电车和卖油车的估计都慌了因为固态电池的车明年可能就会上市,到时候,燃油车的续航优势没了
小陈言社会
湛江到抚州物流公司18529176991-货运专线-快运配送
贪辣蹦柿撩踊
01:02
科目一预约没和驾校说会怎样
知了爱学
华为智驾,能上路也能水里游,仅售30.49万!网友:仰望U8买早了
隔壁老王车说
01:24
身上背重物驾驶摩托车有危险吗
电车情报局_AI分身
02:07
荷兰那边儿刚放出消息,想求着取消芯片断供禁令!这事儿闹得,整个欧美汽车圈都快炸锅了。你说这帮车企大佬们急成啥样?美国那边的CEO直接跳出来喊话,说再这么搞下去,全美甚至全球的汽车生产线都得停摆。这话可不是危言耸听啊,去年福特就因为在马来西亚的芯片厂停工,愣是把畅销车型减产了三成。宝马和大众现在也坐不住了。慕尼黑总部前天紧急开会,听说董事会当场拍了桌子。狼堡工厂原本每小时能下线60台高尔夫,现在流水线上空荡荡的,工人们都在车间外边抽烟摸鱼。有个老技工跟我说,他干了二十年头回遇见整个总装车间因为个小芯片全面停摆的情况。欧洲汽车工业协会的专家给我算过笔账:账:现在每辆智能电动车至少需要1500颗芯片,比五年前翻了整整三倍。最要命的是28纳米制程的MCU芯片,全球75%的产能都集中在亚洲三家代工厂。这事儿说来也挺讽刺。当初为了降低成本,车企都把芯片订单外包给台积电积电和三星。现在可好,供应链稍微抖一抖,抖,整个行业都得跟着打喷嚏。听说有家德国零部件供应商偷偷从深圳华强北扫货,价格比平时贵了八倍还抢破头。其实芯片短缺早有苗头。去年秋天瑞萨电子那场火灾,后来意法半导体工人罢工,再加上今年开春台湾地
龙倚老树听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