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开纯电,我冻得关暖风。”
李姐至今记得去年冬天的糟心经历。她开着纯电车回山西老家,出发前满电显示续航 500 公里,结果刚上高速,续航就开始 “跳水”。
室外温度零下 10 度,开暖风续航掉得更快,最后直接打了 5 折。
到了服务区,充电桩前排了十几辆车,她带着孩子在寒风里等了 1 个多小时,为了省点电,全程不敢开暖风,孩子冻得直哭。
“那时候我就想,下次再也不买纯电了。”
纯电的 “爽” 和 “痛”,只有冬天才懂
夏天开纯电时,李姐其实很满意。
电费便宜,每公里才 1 毛钱,比油车省太多;开车时也安静,没有发动机的噪音,加速还快,超车很轻松。
可一到冬天,纯电的缺点全暴露了。
不只是续航缩水,充电速度也变慢。她之前在某快充桩充电,夏天 40 分钟能充到 80%,冬天得 1 个多小时,还经常遇到充电桩 “罢工” 的情况。
后来她才知道,电池既怕热又怕冷。温度低于 10 度,电化学反应就会变慢,续航和充电速度都会受影响 [1]。
某汽车调研机构 2024 年的报告显示,北方纯电车主冬季续航焦虑率高达 78%,很多人冬天都不敢开远路 [1]。
夏天爽、冬天痛,纯电难道真的只适合南方人?
油车的 “省心” 和 “肉疼”,加一次油就明白
张哥开了 5 年油车,最省心的就是补能。
不管冬天夏天,加 3 分钟油就能跑 800 公里,不用排队,也不用纠结续航。可每次加油,他都心疼得不行。
他每天通勤 50 公里,每月油费要 2000 多,占工资的 1/5。去年油价涨的时候,加一箱油比以前多花 50 块,他甚至想过每天挤地铁。
“油车是方便,可长期开下来,油钱真的扛不住。”
2025 年国内 92 号汽油均价约 8.5 元 / 升,像张哥这样的通勤族,一年油费就要 2 万多 [2]。对比纯电每年几百块的电费,差距太大。
想省电费又怕冬天冻,有没有中间选项?
混动为什么成了 “香饽饽”?这 3 点很关键
王女士的答案是 “混动”。
她之前开油车,每月油费 1800 元;后来换了混动,同样的通勤距离,每月油费只花 800 元,还不用充电。
冬天开暖风也不焦虑,混动车有双热源:冷车时用电加热,升温快;热车后用发动机废热,开多久都不用担心续航 [3]。
她每周送孩子去练字,以前开油车,在车里等孩子时不敢开空调 —— 怕怠速耗油,也怕积碳。现在开混动,原地熄火就能开空调,追剧、休息都舒服。
混动之所以受欢迎,核心是 “互补”:电机负责平顺、省油,发动机负责续航、补能快,刚好解决了纯电和油车的痛点。
从行业数据也能看出来,2023 年底插混在新能源中的占比已达 1/3,同比增长 9 个百分点 [4];某豪华混动品牌的车型,WLTC 工况油耗低至 5.35L/100km,比同级别油车省一半 [5]。
不过混动也不是完美的,比如部分车型匮电时油耗会上升。后续我会拆解不同地区混动车型的真实油耗,帮大家避开 “标称高实际低” 的坑。
其实没有绝对好的车,只有适合自己的车:
如果你在南方、家里有充电桩,纯电的低使用成本很适合你;
如果你不心疼油钱、喜欢稳定,油车的补能便利能满足需求;
如果你经常跑长途、充电不方便,混动的 “不焦虑” 会更省心。
你现在开的是什么车?冬天有没有遇到过续航焦虑?评论区聊聊,看看大家都怎么选。
数据来源
[1] 某汽车调研机构《2024 年北方地区新能源车主用车报告》
[2] 国家发改委 2025 年 1 月国内成品油价格监测数据
[3]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3 年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白皮书》
[4]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3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
[5] 某豪华混动品牌官方公布的 WLTC 工况油耗数据
免责声明
本文仅分享用户真实用车体验,不构成购车建议,具体车型选择需结合个人需求咨询专业人士。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