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车市场那位“老将”终于迈出了大步,这步子跨得有点大,甚至让人一时没反应过来:这还是我们印象里那个稳重、四平八稳的迈腾吗?全新一代B9,它身上的变化,与其说是迭代,不如说是一场自我革新,试图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里找到新的立足点。
要知道,上一代迈腾B8,即便到了生命末期,月销量还能在1.6万到1.9万辆徘徊,这成绩在中级车里绝对算得上优秀。它承载着太多人对商务与家用的平衡期待,是很多人心中的“标杆”。但时代变了,不往前走,就意味着淘汰。
于是,B9来了,带着一张几乎完全陌生的面孔。前脸那贯穿式的LED灯带,配上收敛的中网,猛一看,真有点新能源车的影子。这种大胆的尝试,显然是想拉拢更年轻的消费者,但对于那些习惯了大众传统设计的成熟用户,这会不会让他们觉得有点跳脱?
车身侧面拉得更长,确实显得更优雅了,毕竟体型增加了124mm,总长达到了4990mm,差一点就摸到5米大关,这个尺寸已经非常接近奥迪A6L了,物理上的气场是足了。但这种长度的增加,结合它试图年轻化的前脸,是不是感觉有些复杂?
更有意思的是车尾,竟然玩起了溜背轿跑的风格,还加了个小鸭尾。尾灯也是贯穿式设计,点亮时的流水效果,嗯,挺“奥迪”的。这种种设计元素的叠加,让新迈腾在视觉上变得非常丰富,甚至有点“人格分裂”的感觉,它既想保持商务的体面,又按捺不住一颗年轻的心。
走进车内,这种“分裂感”更强烈了。你看到的是一块巨大的15英寸中控屏,旁边还有11.6英寸的全液晶仪表,整个中控台布局,完全是照着新能源车的路子走的。再听听那个芯片:高通骁龙8155,这在燃油车里绝对是顶尖配置了。
这种科技堆料,瞬间把内饰的“档次感”拉满了,用原文的话说,“不输奥迪A6L”。确实,在屏幕尺寸和芯片算力上,它甚至超越了不少豪华品牌。但这套激进的内饰,对于那些追求简单实用、不爱折腾大屏的迈腾老用户来说,是惊喜还是负担?
空间方面,得益于接近5米的车长和本来就不短的2871mm轴距(虽然轴距没变),后排和后备箱的宽敞度依然是它的强项,这倒是牢牢守住了“宜家”和“宜商”的底线,没有因为追求年轻化而牺牲实用性。这点很关键,是它作为中级车的根本。
说到动力,B9提供了两种选择,这又是一个体现其复杂性的地方。高配还是那个成熟的2.0T高功率版本,220匹马力,350牛米扭矩,7.3秒破百,性能依然在线,这是为那些需要动力储备、追求传统驾驶感受的用户准备的。
但中低配的1.5T发动机,160匹马力,250牛米扭矩,配的是7挡干式双离合。这套动力总成,动力表现确实比较一般,虽然省油(官方数据百公里7.5升左右),还能加92号油,降低用车成本,但这套组合,对于“中级车标杆”的形象来说,是不是有点“拉胯”?
这种动力策略,一边是传统的强劲,一边是偏向经济和入门。它像是在说:无论你是追求性能的,还是只想要一辆大空间、省油、看起来够档次的家用/通勤车,我都能满足。但这会不会让消费者在选择时产生疑惑,或者觉得低配版本不够“迈腾”?
所以,全新一代迈腾B9,它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换代,而是一场全面的转型。它在外观、内饰、科技配置上都迈出了非常激进的步伐,试图拥抱新时代、吸引新用户。同时,它又努力保留了尺寸和空间上的优势,以及高配车型的传统动力选项。
它就像一个努力在传统与现代、商务与家用、稳重与时尚之间寻找完美平衡点的舞者,步子很大,姿态也多变。这种多面的形象,究竟是能成功地拓宽它的受众,还是会因为风格过于跳跃而让人难以定义?这可能是摆在消费者面前,也是留给市场去回答的问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