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装限速被锁电机?车企:这个操作会触发系统自毁!

改装限速被锁电机?车企:这个操作会触发系统自毁!-有驾

在汽车改装的圈子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改装车辆限速后,电机可能会被锁。这听起来有点玄乎,却并非空穴来风。如今,车企对车辆的管理越来越严格,尤其是在车辆安全和合规性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

就拿电动车来说,有的车主为了追求速度与激情,把电机功率刷到 800kW,让原本普通的电动车秒变 “电火箭”。这种行为虽然满足了个人对速度的追求,却给道路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毕竟,城市道路可不是赛道,这样的 “飙车神器” 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遏制这种非法改装行为,相关部门和车企都纷纷出招。上海对非法改装车启动 “车联网锁定”,被锁车辆无法快充,直接给非法改装的车主来了个 “釜底抽薪”。而沈阳则要求签署协议的车主充电时激活特殊数据通道,车辆定位、加速 G 值、方向盘转角等 20 项数据实时上传交通平台,让非法改装车辆无处遁形。

在这些措施中,车企声称改装限速会触发系统自毁,这可不是吓唬人。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车辆的控制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精密。车企为了确保车辆在设计的安全范围内运行,在车辆的控制系统中设置了各种保护机制。当车辆检测到有人试图通过改装限速等方式突破安全限制时,就有可能触发这些保护机制,导致电机被锁甚至系统自毁。

以电动自行车为例,2025 年 9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的最新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就对车速和非法改装进行了严格规范。其中规定,最高设计车速 25km/h,超速后电机将断电。对电机、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等关键部件也都有严格限制,防止车主通过非法改装提高车速。比如,电机转速、功率和转矩被明确限制,确保即使在输入电压达到最高时,车速也无法超过 25km/h。控制器不再兼容多种输入电压模式,并具备过定锁压功能,让剪线、跳线等非法改装手段失效。

汽车领域也是如此。小米汽车就曾因对车辆限速问题引发热议。小米 SU7 Ultra 进行 OTA 更新后,优化了超速提醒功能,车速一旦超标,会自动触发提醒。当被问及超速提示功能能否关闭时,销售顾问表示可以在车机主界面进入设置,找到驾驶安全选项,点击超速预警,滑动即可关闭。但这个关闭操作仅在当前驾驶周期内有效,车辆下电重启后,该功能将自动恢复启用,不能永久性关闭。从法律角度看,小米的这种限速设计可视为履行 “风险提示义务”。因为根据法律规定,车主在公共道路驾驶车辆超速 100% 以上(如时速达 303km/h),可能构成危险驾驶罪。若车企未对车辆设置安全限制,或将面临承担连带责任的法律风险。要是车主擅自破解系统、突破限速,那就属于单方违约行为,车企便可撇清责任。

还有小米 SU7 Ultra 限制马力的事。小米汽车客服解释,这主要是为保障赛道新手安全。之前在重庆赛道测试时,车子连续弹射起步没几次,电机就开始 “闹脾气” 报警。所以,小米希望通过赛道圈速考核,筛选出真正能驾驭这强大动力的车主,降低安全风险。从法规层面看,小米在购车协议里写清了限速规则,系统更新时也告知了用户解锁条件。要是车主私自破解系统突破限速,那就是违约行为,车企可不担责。

车企之所以如此重视车辆的限速和非法改装问题,一方面是出于对车主安全的考虑。超速行驶和非法改装往往会增加车辆发生事故的概率,一旦发生事故,不仅车主自身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还可能危及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随着对交通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国和地区都出台了严格的交通法规,对车辆的速度、安全性能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车企必须确保其生产的车辆符合这些法规要求,否则将面临罚款、召回等严重后果。

对于广大车主来说,追求个性和速度本无可厚非,但一定要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非法改装车辆不仅可能导致车辆性能不稳定,还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安全隐患。同时,也要理解车企在保障车辆安全和合规性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毕竟,只有安全的出行,才能让我们更好地享受驾驶的乐趣。

好啦,今天关于改装限速被锁电机以及车企相关措施的分享就到这里。觉得这篇文章有用的小伙伴,快用你那发财的小手点赞关注,愿点赞关注的你财运亨通,一路发发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