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吉利奇瑞齐冲300万辆,新能源高端新局暗涌
早上送孩子去幼儿园门口,碰见老李在那边擦他那辆深蓝。说起来,这两年身边买自主品牌的邻居越来越多了。前几年小区里都是合资车扎堆,现在倒是变成了“长安、吉利、奇瑞”三分天下的架势。我记得去年比亚迪刷出四百多万台销量的时候,群里都炸锅了,说中国车这回真算混进全球顶级圈子了。
今年一过半,三家老大哥也都憋着劲往300万俱乐部冲。有意思的是,他们目标虽然一样,但打法还真不太一样。
先说长安吧。这家公司最近刚把“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牌子在重庆挂出来,有点像我们小时候听说哪个厂要独立出去似的。朱华荣喊出了2030年五百万产销,还要新能源占六成以上——师傅们私下议论,说这回央企资源全到位,以后维修配件估计会更快些,不像以前有些零件还得等外地调货。
其实上半年他们总共卖了一百三十五万台左右,新能能源车也跑到了四十五万台(差不多每卖仨就有一个是电动或者混动)。我同事家的阿维塔12已经开了一年,他最喜欢那个主动降噪功能,上高速时候明显耳朵舒服不少。他还吐槽过一次,说APP远程启动有时候信号不好卡壳,不过售后师傅直接给升级系统解决掉了。
再看吉利。今年七月中旬才定下“三百万”目标,这风格跟它们平时习惯差不多,总爱留个余地再加码。我朋友在4S店干销售,他说银河系列现在火得一塌糊涂,今年头半年就交付五十来万辆。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客户买银河L7纯电版,看重那个自带冷暖杯托——夏天放罐可乐进去,下班还能喝冰的,就是冬天容易忘关费点电。他们燃油车国星系列销量也挺稳,据他说好几个村镇里的运输户都换这个,用着皮实耐造,保养便宜,小毛病少。
领克和极氪这些高端线,也开始被年轻人追捧。我妹夫刚提极氪001,每次聚餐必吹一句“自动泊车是真灵”,不过据他说偶尔遇到地下停车场标线模糊时还是会失灵,需要手动介入。微信群里还有人问:极氪保养周期到底多久?有人自测8000公里做一次小保足够,但销售顺嘴一提最好按厂家建议来,不然出问题索赔麻烦。
奇瑞今年野心最大,要冲326万辆,还盯着全球前十的位置。这公司出口厉害,上半年光海外市场就扔出去55万辆,我表姐男朋友就是开奇瑞SUV拉货跑俄罗斯线的,他常念叨一句话:“国产皮实,在国外修理贵死个人。”他们新能源增速最快,不过占比还是低于另外俩巨头。有意思的是智界和星途双管齐下,一个主打智能化,一个拼豪华感。据传新出的智界R7改款会搭载更高级别辅助驾驶,但维修工友提醒过我,高阶辅助用久之后雷达校准容易偏,要注意定期检测,否则自动刹停可能失效——之前市区发生过类似事故,好在人没事,就是保险理赔折腾很久。
讲配置冷门一点,比如阿维塔12那套流媒体内后视镜,我第一次坐的时候晕了一路,比传统镜子反应慢半拍;而银河L6据说副驾座椅通风加热都有,还有个隐藏式香薰装置,我媳妇闻完直夸“不输BBA”。但实际用下来,有群友反馈香薰芯片寿命短,两个月不到味道淡很多,只能自己网购替换非原装型号,对鼻炎患者来说反而更适合点清淡型味道。不少老司机还专门聊起各家导航地图更新速度的问题,有人嫌部分车型OTA推送慢,一度错过新修路段导航提示,被堵在环城西路半小时,那天暴雨,把鞋泡透只能赤脚开回家……
出口方面,其实咱本地港口物流司机早有体会。前年大批量发往南美和东欧的小型SUV基本都是贴着Chery标志,大伙调侃“国际版二手价翻倍”,不过回来配件难找,经常靠拆解旧件救急。有熟悉行业的人透露,今年政策收紧以后部分国家对排放标准要求提高,好几批次返工重新刷程序才能交付,这也是为啥出口数字漂亮但利润压力大的原因之一。
年底还有不少新品上市,比如阿维塔06搭载的新款ADS 4.0智能驾驶系统,本地技师悄悄试驾后评价:“识别行人快,就是遇红绿灯复杂情况偶尔误判。”吉利这边领克10 EM-P准备8月预售,据说动力表现强劲但底盘偏硬,小区楼下有人体验完觉得适合年轻人口味;至于奇瑞星纪元E05首发计划,不少经销商已经提前联系意向客户排队试驾,就怕错失第一波补贴名额……
想想这些年,从身边邻居聊天,到微信群吐槽,再到朋友圈晒新车照片,中国品牌从没人正眼瞧,到如今争当世界前十,“300万辆”这个数字背后的故事远比表面看到的复杂许多。而对于普通用车族也许更多关注哪辆省心、好修、不挑油品,以及坏了有没有靠谱师傅帮忙搞定才是真的重要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分布于正文及日常生活交流碎片中,如数据均以企业官方及行业消息为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