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又一次让车圈炸了锅。
就在前几天,一位特斯拉Model Y车主在论坛发帖:“刚提车三个月,小米YU7一发布,我直接后悔了。 ”
评论区瞬间涌入上千条回复,有人调侃“早买早享受”,也有人追问:“这车真有那么神? ”
从外观上看,小米YU7确实像从科幻电影里开出来的。
封闭式前脸配着米字型大灯,乍看像钢铁侠的面罩,车顶凸起的激光雷达像瞭望塔,侧面的溜背造型比Model Y更夸张。
有网友拍到实车图,宝石绿车漆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20英寸轮毂里塞着亮黄色卡钳,连轮毂盖都带着呼吸灯效果。
坐进车里,老司机们可能会懵圈。
传统仪表盘消失了,前挡风玻璃下方多了一条1.1米长的光带,车速、导航、歌词全飘在眼前。
副驾妹子刚掏出手机,中控台立刻弹出无线充电板,连杯架都是带制冷功能的。
最绝的是后排座椅,靠背能电动调节到135度,中央扶手里藏着车载冰箱,夏天冰奶茶冬天热咖啡,比特斯拉那个“毛坯房”内饰强太多。
动力才是重头戏。
顶配版前后双电机加起来508千瓦,相当于691匹马力,一脚电门下去,3.23秒就能破百。
有媒体实测,这车在赛道上跑圈,连续过弯时底盘稳得像吸在地上,可变阻尼减震器自动调节软硬,过减速带居然比商务车还舒服。
续航更是捅破天花板,101.7度大电池能跑835公里,充电15分钟能跑620公里,北方冬天开暖气也不怕趴窝。
激光雷达这次成了标配。
车顶那颗128线雷达,搭配英伟达Thor芯片,能识别300米外的锥形桶。
有车主实测,夜间暴雨天开高速,系统提前500米就发现了路面散落的轮胎碎片,自动变道避让一气呵成。
小米还搞了个骚操作:方向盘上的“一键战斗”按钮,按下后悬挂自动降低,动力响应提升三档,秒变赛道模式。
价格成了最大悬念。
雷军发布会上全程没提数字,只说“保证让年轻人买得起”。
业内人士算过账:96度电池后驱版成本约23万,卖25万起就能碾压Model Y后驱版(26.39万)。
但考虑到激光雷达和空悬成本,顶配可能冲到35万,和小鹏G9、阿维塔11抢高端市场。
特斯拉销售最近有点慌。
上海某门店销售私下透露:“这两天来看Model Y的客户,十个里有八个在问小米YU7。 ”
智界R7更尴尬,刚宣布降价2万,评论区全在刷“等雷总出手”。
就连BBA的4S店也绷不住了,有宝马iX3车主吐槽:“我这车续航才450公里,车机卡成PPT,当初怎么就花了40万? ”
小米汽车工厂现在灯火通明。
北京亦庄生产线三班倒运转,工人们说每天能下线300台车,但预售订单已经破5万。
有准车主收到通知:“现在锁单,最早9月提车。 ”
论坛里流传着一张截图,二手贩子开价加价2万收订单,评论区瞬间炸出几百条“已锁单”的炫耀帖。
车评人老谢试驾后说了大实话:“这车开起来像保时捷,坐起来像蔚来,价格要是真干到25万,其他车企可以直接卷铺盖了。 ”
但质疑声也没停过,有人翻出小米SU7此前曝光的刹车异响问题,担心YU7品控翻车。
雷军倒是硬气,直接放话:“我们建了24小时直播的云监工系统,欢迎全民监督生产线。 ”
现在所有人都在等7月的价格炸弹。
Model Y车主群里流传着段子:“要是YU7卖25万,咱们集体去特斯拉门店拉横幅。 ”
而在小米社区,有人发起投票,超过6成用户认为起售价不会超过28万。
这场价格战的火药味,已经隔着屏幕都能闻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