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贵州铜仁这个地方,发生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儿,那就是买车变得跟抢春运火车票似的,特别火爆。
很多人可能觉得奇怪,现在经济大环境都说压力不小,怎么一个地方的汽车市场还能热火朝天到这种程度?
甚至有人为了买辆车,拿着手机抢优惠券抢到手发酸都抢不到。
这背后其实不是什么商业奇迹,而是一套设计得非常巧妙的政策组合拳,实实在在地把老百姓的消费热情给点燃了,直接带动了超过十个亿的汽车消费,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事情的起因,是国家为了推动经济、改善民生,推出了一个叫做“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大政策。
这个政策覆盖面很广,其中汽车是重头戏。
简单来说,就是你家里有旧车,现在想换辆新车,国家就给你一笔补贴,帮你减轻负担。
这个好政策到了贵州铜仁,当地政府不仅坚决执行,还在此基础上“加码”,搞出了省、市两级的配套补贴,这么一来,优惠力度就变得非常诱人了。
咱们先去市场一线看看,感受一下这股热潮。
在铜仁市的汽车城里,尤其是像华为、比亚迪这些新能源汽车的4S店,那叫一个人头攒动。
以前我们逛4S店,可能销售比顾客还多,但现在完全反过来了。
店里到处都是来看车、问价的市民。
有的是一家老小一起来,围着一辆展车仔仔细细地看,摸摸这儿、瞧瞧那儿;有的是拉着销售顾问问个不停,核心问题就那么几个:“这车性能怎么样?”“现在以旧换新,我这旧车能抵多少钱?”“国家补贴、市里补贴,再加上你们店里的优惠,全部算下来,最后我到底要花多少钱?”
一位姓唐的先生就遇到了“甜蜜的烦恼”。
他早就看中了华为的问界M8,连订金都交了,就等着提车。
结果政策调整后,为了公平起见,购车补贴券改成了每周限量发放,全省就5000个名额。
于是,每周的抢券时间就成了一场“全民秒杀”,唐先生试了好几次,手机屏幕都快搓出火星了,还是没抢到,只能无奈地跟4S店的工作人员说,等抢到券再来办手续。
你看,这不是大家没钱买,也不是车不好,而是优惠太吸引人,想享受这个福利的人太多了,形成了一种“抢购”的局面。
华为4S店的总经理罗女士就说,这个政策的拉动效果实在是太明显了。
他们店去年十月份才开业,正好赶上这波好时候,从开业到现在,基本上每天至少都能卖出去一辆车。
对于华为这样的新能源品牌来说,政策的支持无疑是打开市场、赢得客户的关键一步。
那么,这个补贴到底有多给力呢?
咱们来算一笔账就清楚了。
在比亚迪的4S店,一位家住碧江区的刘女士正带着家人咨询一款叫做元UP的新能源车。
她的需求很明确,就是上班代步,想买一辆经济实惠的电车。
销售总监冯先生给她算了一笔账,这款车的官方标价是7.48万元,听起来是个很正常的价位。
但是,奇迹就在于各种补贴的叠加。
冯总监介绍说,如果刘女士符合所有的以旧换新政策条件,包括国家补贴、市级补贴,再加上比亚迪厂家自己给出的额外优惠,这三层福利全部享受到,这辆7万多的车,最后只要花4.98万元就能开回家。
将近两万五的差价,这对于任何一个普通家庭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节省。
这还没完,办完购车手续,刘女士还能额外领到一张1000元的市级消费券。
这张券可不是只能在4S店用,而是可以在铜仁市指定的商场、超市、加油站消费。
这就等于说,买车省下来的钱,还能带动你在其他地方消费,政府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刺激了汽车这种大宗商品的销售,还顺带把日常消费也给盘活了,形成了一个良性的消费循环。
正是因为有这样实打实的优惠,比亚迪这家店在2024年,销量已经突破了1500台,销售额达到了1.5个亿。
销售总监冯先生信心满满地表示,借着这股政策的东风,他们公司在去年的基础上,又把今年的销售目标提高了500台。
商家的信心,正是来源于市场的真实反馈。
从一个个消费者的选择和一家家门店的火爆销售中,我们能看到一个更大的图景。
这是国家宏观政策在地方成功落地的一个缩影。
根据铜仁市商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目前,铜仁市一共争取到了各项补贴资金2.82亿元。
这笔钱就像一个杠杆,投入到市场后,成功撬动了高达19.79亿元的社会消费。
其中,汽车以旧换新这一项就占了大头,1.36亿元的补贴资金,拉动了11.55亿元的汽车消费。
我们简单算一下,政府每投入1块钱,就在汽车市场上激发了超过8块钱的购买力,这个效率是非常惊人的。
铜仁市商务局的郝燕副局长介绍说,为了让这把火烧得更旺,他们在国家和省级补贴的基础上,从上个月开始又推出了市一级的补贴措施。
正是这种“层层加码”的福利,让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光是过去两周,全市就卖出了796辆车。
这不仅仅是几个数字,它代表着市场的信心正在恢复,老百姓的消费意愿被有效激发,整个城市的经济活力都在增强。
当然,一个好政策要真正发挥作用,光有钱是不够的,还得有周到的服务。
如果政策很复杂,申请流程很麻烦,很多人可能就被“劝退”了。
铜仁市政府显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他们正在做三件事,来确保政策的“最后一公里”能够走通、走好。
第一是继续加大宣传,通过各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渠道,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更多人,让符合条件的人都不要错过。
第二是做好业务培训,专门请专家来给汽车销售商家上课,教他们怎么把政策讲清楚,怎么帮顾客办理申报手续,让商家成为政策的“宣传员”和“服务员”。
第三是持续做好政策解读,在政府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用大白话把政策的条条框框解释清楚,让大家明明白白消费,安安心心拿补贴,真正感受到政策带来的好处,增强大家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