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车长期不开汽油会过期
流言
如果车长时间停驶,油箱中的汽油可能会变质,对车辆会造成损伤。
真相
以上说法是真的!不但燃油车长时间停驶有风险,混合动力汽车也需要注意。
汽油是会过期的,其表现和传统意义上食物的过期腐败不同,更多体现在化学性质的变化上。
汽油长时间和氧气接触会生成胶质和酸性物质,堵塞油路并腐蚀管线等金属部件。
由于汽油有易挥发的特性,轻质成分在长时间储存中会挥发导致汽油辛烷值下降,从而增加发动机爆震的可能性。
空气中的水蒸气侵入油箱,可能导致汽油吸水发生分层,尤其是部分地区使用的乙醇汽油更加容易发生。
不同品质的汽油保质期略有不同,但一般都在3到6个月之间,如果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则会缩短到2个月左右,乙醇汽油更短只有约1个月。
近些年随着汽车电气化技术的进步,混合动力汽车兴起,很多人都选择在较短的日常通勤时使用纯电动模式,而仅在长途行驶时才启动内燃机,确实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内燃机长期不启动也会造成汽油的超期储存,进而引发过期问题。
所以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混合动力汽车,如果面临长期不启动发动机的情况,请提前清空油箱,避免汽油变质带来的危害。

02
敞篷车速度够快就能躲开雨滴
流言
据说只要敞篷车开得足够快,前方就会形成一个天然的“屏障”,从而车舱内部便可以躲开雨滴,不会被淋湿。
真相
以上说法是真的!国外有团队专门针对这条流言做过实验,他们先搭建了洒水装置来模拟下雨,装置可以达到一分钟内倾泻5.5吨水,相当于每小时50毫升的降水量,又找来一辆敞篷车,在车内固定检测雨量的板子,准备就绪后,先以110公里的时速穿过降雨区,雨水在前挡玻璃上确实形成了一层屏障,测雨量的板子只有顶端有少量淋湿。更换板子后进行二次试验,这次将车速提高到145公里每小时,屏障更加明显,测雨量的板子完全干燥。这说明当敞篷车开得足够快时,确实可以避免车内被雨淋湿。但是,雨天路面湿滑,高速行驶可能造成严重的事故,所以大家宁愿找个地方躲雨,也不要实验这种方式。

03卡车的风阻系数比F1赛车高
流言
许多人认为,卡车的体积庞大,在行驶时受到的风阻必然更大,因此风阻系数也会高于F1赛车。
真相
以上说法系谣言!实测数据显示,F1赛车的风阻系数普遍超过0.7,而量产卡车的平均风阻系数约为0.5,前者明显更高。
首先说说概念,风阻系数(Cd)是通过专业风洞实验和下滑实验测定的重要参数,其计算公式为:风阻系数=正面风阻力×2÷(空气密度×正面投影面积×车速平方)。由公式可知,在相同车速和空气密度条件下,风阻系数主要取决于车辆的外观造型设计,与车辆尺寸无直接关联。
卡车的风阻系数比赛车小,主要原因是卡车通常具有更接近流线型的车身结构。而F1赛车为追求赛道性能,主动采用高风阻设计,通过增加风阻换取更大下压力,提升过弯稳定性和抓地力。这样做虽然导致F1赛车的油耗高达百公里40升以上,但在竞速领域,追求更高速度与更好操控性能远比节省燃料重要,这正是F1赛车风阻系数更高的根本原因。
04 无人驾驶汽车都必须联网才能运行
流言
很多人认为,无人驾驶汽车都必须联网才能运行。
真相
以上说法不准确!无人驾驶汽车的核心功能并不完全依赖网络连接,但不同级别的自动驾驶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不同。
我们知道,无人驾驶汽车的核心能力(感知、决策、执行)主要依赖本地化硬件和软件,无需实时联网。比如感知系统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实时采集周围环境数据。决策系统的芯片,只需实时处理传感器数据,生成行驶路径和操控指令。有些车辆系统会安装高精度地图,但它动态更新时需要连接网络。
无人驾驶汽车连接网络的作用是增强功能,给人带来更好的体验,非必需。比如离线的高精地图可能过时,需要连网更新;V2X车路协同,实时接收信号灯状态、拥堵信息;L4级无人驾驶在遇到复杂场景时,可能请求远程控制中心人工干预。
所以,通过以上信息,无人驾驶汽车可以不联网运行,核心功能依赖本地传感器和计算单元。网络的作用是增强体验,而非维持基本功能。
撰文/宋潇萌 安毅宁 陈珂琰 沈俞龙
图片源自网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