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又卡壳了?这剧情我熟啊!
去年M03、P7+一炮而红,股价翻四倍,资本市场一片欢呼,仿佛“王者归来”。可这才几个月?周销量从8800辆跌到5800辆,排名从第一滑到第六,股价也跟着震荡。这哪是“王者归来”,分明是“昙花一现”。
问题出在哪?说白了,就是“既要又要”的毛病犯了。低价车打开市场,赚了吆喝,但利润薄得像纸,小鹏转头就想靠这些流量去推中高端车型。可消费者不傻,你低价车攒的人气,凭什么让他们心甘情愿掏更多钱买你的高端货?反观零跑,一路死磕性价比,销量反而稳中有升。
但你说小鹏错了吗?也不尽然。低价车市场是块硬骨头,比亚迪在那儿蹲着呢,谁敢说自己能卷赢?小鹏想往上走,逻辑上没问题,可问题是——你凭什么?品牌溢价?技术壁垒?还是用户忠诚度?这些都没立住,就想让消费者跟着你的节奏走,未免太天真。
更讽刺的是,资本市场对小鹏的态度。股价涨时捧上天,跌时踩到底,完全不管企业实际经营逻辑。这种短视的资本游戏,最终买单的是谁?还不是普通股民。
解决办法有没有?有,但得狠得下心。要么学小米,融资砸钱死磕性价比,先把市场份额抢到手;要么学理想,找准细分市场做深做透。最怕的就是左右摇摆,既舍不得低价市场的量,又眼馋高端市场的利,最后两头不讨好。
商业的本质是取舍,不是投机。小鹏的困境,不过是又一个“中国式企业”的缩影——总想走捷径,总想一夜翻身,却忘了市场最公平:你糊弄它,它就糊弄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