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台车得多少钱?对于不少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这几乎是个世纪大难题。
有人觉得便宜的车配置还不如共享单车,贵一点的新能源又能把工资掏空。
但你听说了吗,本田ZR-V混动居然在某些门店裸车价跌到八万四?
诶,这价位可是跟之前动辄二十来万那会儿云泥之别,就差没在门口挂横幅喊“白菜甩卖”了。
不过,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么低的价格,真有那么美好吗?
咱们别着急上头,得好好把这背后的门道剖一剖。
不然,一不小心省了购车的钱,结果用车、养车、卖车时再“回血”,哭也没地儿诉苦。
先说说外观。
这波ZR-V混动,长得还真有点小帅。
新一代蜂窝状前脸,L型灯组两边一开,下包围也换成了低调的黑色,有点点高级感,还藏着点运动范儿。
不像原来CR-V那种中年油腻感,让人想起隔壁叔叔刚下班的样子。
侧面走个溜背路线,线条溜得自信,但难得没让车里头变成高级棺材。
得亏这轴距,2米65,比本田自家缤智还长,不像某些小型SUV,后排坐人巴掌大的空间,膝盖都快顶到座椅背了。
虽然比CR-V短了点毛边,但你真要和小型SUV们比一比,这身板已经是“同级大块头”。
说实在的,出去约会、带家里人溜溜,本田ZR-V都能撑住场面,不是那种“贴地飞行”的经济小车形象。
一进车里,手一摸中控台,诶,有点不一样。
要搁在几年前本田车,那叫一个“塑料炸弹”,这回明显提升了点档次感。
贯穿的出风口还带上金属条,指尖滑过去还能来点“小确幸”。
坐下去,前排不压抑,后排更夸张,两拳多的腿部空间,居然比不少A级车还宽敞。
后备厢能装露营装备,出门怼烤箱,带上天幕没压力;家用更是松松搞定。
绝对能hold住一家老小偶尔自驾游的需求,空间这点上,你还真挑不出什么来。
但这还 nicht 结束。
动力这块,本田大名鼎鼎的1.5T嘛,134千瓦,240牛米。
说数字不直观,那就拿老牌“平民跑车”思域和CR-V来对比试试——基本就是同一套心脏。
“推背感”?别想了,日常起步小牛拉溜冰、城区红灯满街飙的劲儿还是能给的。
高速超车也够用,只是要突然干个急加速,换挡时有点迟缓,CVT的短板暴露无遗。
缺点嘛,不是不能接受,毕竟家用谁老想着赛车呢?
油耗才是关键。
现在谁家还不精打细算。
92号汽油加进去,实测差不多每公里也就是五六毛,和出租车司机们平时念叨的“经济实用”有的一拼。
在油价坐上太空船横飞的今天,能做到这水平,相信不少人乐意为油耗买单。
再看底盘,前后独立悬架,这算本田给力的“传统艺能”。
过弯如果油门不大脚,稳定性OK,滤震也不发筷子那种生硬。
高配版还抛来“自适应悬架”,据说自动判断路况,还是挺高科技的。
这车的方向盘没“平底”,造型有点藏拙,所谓保守设计?也许是本田叔叔怕咱年轻人开起来太上头。
储物空间嘛,照旧不是优势,水杯、票据、手机,全靠自己排列组合。
小毛病没办法,毕竟这都是老本田玩家吐槽出来的“经典缺陷”。
说到底,这价格放这么低,怕不是库存清仓?
一般情况下,八万多裸车价,极有可能是经销商为去库存割肉。
等你真到了店里,附加条件、提车险、精品包一叠摞,谁让我“本田思域都能干十年”的玩家情怀还没磨灭。
不能忘了,这只是裸车价。
上路以后保险、购置税、加装啥的,能让不少刚工作的小伙伴手抖好几下。
但看合资混动就卖到国产新能源同一个价位,这波本田玩的是真牛。
国产车厂会不会跟着拉低价格线?还不好说。
对刚需型用户来说,这价格吸引力实在太大了。
年轻人动心没错,但咱还是得多想一步。
这车虽然主打勤俭持家、皮实省油,真要追求性能、酷炫科技、智能网联,怕不是要再等一等别的型号升级。
像什么全景天窗、大屏智能座舱、前排座椅电动,别太期待了,这价格区间你懂得——厂家难不成做亏本买卖?
实际体验还是头等大事。
车评人吹得天花乱坠,论坛帖子十里八村都说好。
但真坐上去跑一圈,才知道电器按钮逻辑顺不顺、喇叭音质怎么样、异响存不存在。
说不定,网红车和日常用一点联系都没有。
而且,各地行情参差不齐,有的地方七折卖,有的地方你连展车都碰不到。
网上流出来的价格,水分有多少,和传说中的微商“白菜价”套路也有点类似。
别一听打折就冲,未必每个城市都有这好事。
买车还有一大伤脑筋的点——以后卖呢?
本田的二手残值向来不差,保养维修点遍地开花。
理论上这车不容易变成“烫手山芋”,但未来新能源大势压过来,混动车型的定位会不会被进一步挤压,真还得打个问号。
而且,各地政策天天在变动,今天保混动,明天也许全推纯电。
买这种合资混动,压箱底五年能不能保值,咱谁也不敢说一句死的。
本田为了压缩成本,做了不少看不见的“小手术”。
简化内饰、优化用料,节省下来的银子让利给用户。
但这些变动到底有多深远,是不是真的没影响舒适性?
过段时间才见分晓。
厂商宣传终归是宣传,实际用起来是不是“减配但不降质”,只能让市场慢慢检验。
放低价卖车这一招,算是把准了现在年轻人的脉。
预算有限、要空间、要安全、要省油、要颜值、还想合资品质——这简直就是给本田的“性价比策略”量身定做的广告词。
对于刚入社会的小白和稳健持家的家庭用户,这波操作基本就是明晃晃的一道选择题。
嘴上说着“理性购车”,真见到便宜好货心里还有谁不动荡的?
但是冷静下来一琢磨,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懂行的都知道,一辆车的账本,远不只买车那一笔。
后期养护、日常油耗、维修麻烦、配置升级,这些小细节,都能把办公桌上的考勤表和余额宝掏空。
真遇上促销“挖坑”,应付起来未必轻松。
毕竟,买车不是买白菜,入坑容易出坑难。
可真说这车不值?那也不是。
在这价位,你指望几十项高科技配置、一身武艺、保时捷的操控,本田自己都绷不住。
但空间、油耗、实用和售后服务,这四项,基本是稳稳地写在了本田家谱里。
到底适不适合买?
一句话,得看你是“实用党”还是“体验党”。
觉得智能网联少点、科技和外观不卷就心痒痒,那建议再观察下。
可要是只想稳稳当当开个十年、换车又体现不了太多情怀的,倒大可以大胆入手。
套路千千万,选车得上心。
便宜不能乱捡,合资血统的钱也不是白给的。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别光看价格低冲动消费,还得把长远打算放在兜底。
谁知道下回哪个大牌又冒出新花样打个“价格战”?
有啥想法,来评论区一起唠唠,低价合资混动,你会不会心动?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