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最热的话题,除了上海车展的群雄逐鹿,就数宁德时代推出的“电电增程”技术了。
这名字听着就玄乎,电池居然还能给电池增程?
这究竟是何方神技?
且听我细细道来。
宁德时代这次科技日,声势浩大,堪比一场电池界的“华山论剑”!
他们发布的第二代神行电池,12C快充,800公里续航,官方数据显示30秒可充电75公里,换算下来,一秒钟就能跑2.5公里!
这速度,简直比曹操的千里驹还要快!
宣传海报上那句“充电五分钟,续航五百二十公里”,更是霸气侧漏,直接向竞争对手发出了挑战书。
紧随其后,量产版钠电池也惊艳亮相!
零下四十度依然生龙活虎,还支持5C超充,年底就能应用于换电站!
虽然能量密度不及顶尖锂电池,续航里程也只有五百公里,但对于尚处于发展阶段的钠电池来说,这已经是一个令人振奋的突破!
这就好比当年李白诗中所写“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钠电池的未来,同样值得期待。
前面这些,大家都能理解,毕竟宁德时代在电池领域的江湖地位,早已是名震四方。
但接下来的“电电增程”系统,却让人大跌眼镜,这究竟是何方奇技?
简单来说,就是在一辆车上安装两块电池,一块主电池,一块增程电池,根据不同需求灵活组合。
想要经济实惠,就用磷酸铁锂主电池;追求速度与激情,那就选择三元锂电池;担心冬天低温影响续航?
钠电池加增程电池组合,保证让你在冰天雪地里也能驰骋!
这套系统,简直就是量身定制的“电池乐高”。
然而,这套“拼电池”系统的精髓,并不在于主电池的升级换代,而在于那颗“秘密武器”——宁德时代研发的“自生成负极”增程电池。
这名字听着就高深莫测,但其原理却出奇地简单粗暴:另辟蹊径!
我们都知道,传统锂电池的负极就像一个“锂离子停车场”,充电时锂离子“入住”,放电时“退房”。
为了提升续航,各家企业都在绞尽脑汁改进“停车场”的容量,但终究有限。
宁德时代的工程师们,却另辟蹊径,直接“拆除了停车场”!
是的,他们大胆地取消了传统的石墨负极!
这就好比为了扩大房屋面积,直接拆除了承重墙,听起来不可思议,但他们做到了!
他们的“自生成负极技术”,巧妙地让锂离子直接在集流体上沉积,省去了负极材料,从而极大地提升了能量密度。
这就好比建筑技术从传统的砖瓦结构升级到现代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同样的地基,建筑面积自然大大增加!
官方数据显示,这项技术使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提升了60%,重量能量密度提升了50%。
所以,这增程电池就如同“神兵利器”,平时由主电池担纲,长途驾驶或严寒环境下,再由这高能量密度的增程电池“临危受命”,完美解决续航焦虑。
有人可能会质疑:如此先进的技术,为何不直接作为主电池使用?
原因在于安全!
这“锂离子沉积”的过程,如果控制不好,容易产生“锂枝晶”,这可是电池界的“阿喀琉斯之踵”,可能导致短路甚至起火。
宁德时代在这个技术上已经潜心研发多年,申请了无数专利,并对技术细节进行了反复打磨和优化。
但将其大规模应用于汽车,仍属首次,其在高倍率快充下的稳定性、循环寿命等,都需要时间的检验。
我们也咨询了宁德时代的技术人员,他们表示,目前这增程电池主要起辅助作用,快充倍率相对较低,循环寿命也逊色于成熟的主电池。
但由于省去了昂贵的负极材料,成本大幅降低,能量密度却大幅提升,对消费者来说,这绝对是利好消息。
安全方面,宁德时代也做了充分的保障措施,两块电池都配备了独立的热管理系统,确保万无一失。
宁德时代的“拼电池”系统及“自生成负极”技术,无疑给电池行业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这项技术拥有极高的创新性,虽然目前增程电池还扮演着“辅助”角色,距离完全取代传统锂电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无负极”的思路,已经为未来电池技术的发展,指明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这项技术最终能否成功,让我们拭目以待!
电动车能否彻底告别续航焦虑,也让我们共同期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