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法系车,开十年不故障和频繁出问题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你是不是也纳闷过:同样是“歪果仁”设计的车,隔壁老王那台,开了快一纪,除了换鞋(轮胎),愣是没进过大修厂;可你才领回家的“小祖宗”,这儿响那儿漏,活像个瓷娃娃,动不动就撂挑子?难道真是“水逆”附体,老天爷专挑你下手?

可别急着哀叹自己是“非酋”,这事儿,还真不能全赖手气。

同样是法系车,开十年不故障和频繁出问题背后的真相是什么?-有驾

先瞅瞅老王那样的“欧皇”。你会发现,他那开车,简直就是“佛系”玩家,油门轻点,刹车缓踩,就跟捧着稀世珍宝似的。这跟那些“速度狂魔”可不是一个路数,人家那是把车当成“吃鸡”装备,怎么过瘾怎么来。车也通人性,你待它好,它自然也少给你出幺蛾子。你想啊,长期“地板油”、急刹车,发动机、变速箱得承压多少?零件损耗肯定加剧,趴窝的几率自然就高了。仅这一个数字,就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再者,老王们对“进补”那可是相当讲究。该换“血”(机油)换“血”,该换“口罩”(滤芯)换“口罩”,绝不马虎。他们深信“防患于未然”,与其等车子“重病缠身”花大价钱医治,不如平时多花点小钱“养生”。这就像人定期做全身检查一样,早发现“病灶”早处理,总比拖到晚期束手无策要强得多。而且,他们也更惜车如金,尽量挑路况平坦的地方溜达,避免在疙疙瘩瘩的路面上颠簸。你想,长期在“搓板路”上跑,车子零件不散架才怪。

但话说回来,也不是所有新车“毛病精”的车主都是“公路杀手”。有些车主开得也很斯文,保养也挺到位,但车子就是不给力,三不五时闹点小脾气。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让人有点沮丧的真相——车辆本身的品质问题。

同样是法系车,开十年不故障和频繁出问题背后的真相是什么?-有驾

纵然厂家都标榜自家座驾品质卓越,但现实是,总有那么一些“中奖者”,在生产线上出了点小纰漏,导致先天不足。美国ACELimited车险公司曾经做过一项调研,他们剖析了五万个发动机样本,结果发现,不同厂牌汽车的发动机故障率差异颇大。例如,广汽本田的发动机故障率就低到令人咋舌,仅有0.29%,而某些厂牌的故障率则相对较高。

当然,这个数据只能当个参考,毕竟每个厂牌的车型琳琅满目,不同车型的品质也可能良莠不齐。但它至少印证了一个论点:车辆本身的品质,确实会对故障率产生影响。

那是不是说,入了容易“翻车”的车,就只能自认倒霉了呢?倒也不必如此灰心丧气。即便车辆本身潜藏着一些小瑕疵,但只要我们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重视车辆“体检”,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宕机”的概率。

与普遍认知不同,驾驶习惯和保养习惯,对于车辆的寿数和故障率的影响,远比我们料想的要深刻。当我们习惯性地将原因归咎于车辆品质问题时,是否忽略了自身驾驶和保养习惯的偏差?

同样是法系车,开十年不故障和频繁出问题背后的真相是什么?-有驾

拿“血液”(机油)来说,有些车主为了省点银子,喜欢选用价廉的机油,殊不知,劣质机油不仅不能起到润滑作用,反而会对发动机造成戕害。这就像人吃了垃圾食品,身体肯定会出状况。所以,在“进补”时,务必挑选正品、质量上乘的零部件和机油,别为了贪图蝇头小利,最后付出更大的代价。

说到这儿,我想起我哥们老赵的糗事。他之前入手了一辆号称“结实耐操”的SUV,结果开了不到两年,各种小插曲不断。后来,他幡然醒悟,开始潜心钻研汽车养护之道,戒掉了自己“风驰电掣”的陋习,结果,车子的故障率肉眼可见地降了下来。

所以,购车这桩事,不能只看颜值、配置,更要了解车辆的口碑和靠谱度。而对于已经有车一族来说,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重视车辆“呵护”,才是让爱车长久陪伴我们的不二法门。毕竟,车也讲感情,你真心待它,它才会给你面子。

不知各位看官身边有没有类似的段子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见闻,一起侃侃汽车的那些事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