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电动三蹦子来了,售1.2万,空间大0续航焦虑

最近,在很多人的社交圈里,一则关于汽车巨头奥迪的新闻引发了不小的讨论和好奇。

消息说,那个一向以豪华轿车和高性能跑车闻名的、带着四个圈标志的奥迪,竟然造出了一款电动三轮车,而且传言售价仅为1.2万元人民币。

这个消息一出来,立刻就让大家感觉有些不可思议,甚至有点魔幻。

奥迪电动三蹦子来了,售1.2万,空间大0续航焦虑-有驾

奥迪,这个在咱们印象里总是和科技感、精英范儿联系在一起的品牌,怎么会突然画风一转,开始涉足咱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三蹦子”领域了呢?

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不是哪个网友开的玩笑,或者是合成的图片?

但随着更多信息的披露,大家发现,这辆名为“e-Rickshaw”的奥迪电动三轮车,还真是确有其事。

不过,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远比“奥迪造三蹦子卖1.2万”这个标题要丰富和深刻得多。

首先,我们必须澄清一个最核心的误解。

奥迪电动三蹦子来了,售1.2万,空间大0续航焦虑-有驾

这辆奥迪电动三轮车,并不是一款准备大规模生产、投放到全球市场,与咱们国内的金彭、宗申等品牌进行商业竞争的商品。

也就是说,您并不能在奥迪的4S店里看到它,更不可能以1.2万元的价格买到它。

这个价格更多的是一个基于其制造成本和功能定位的估算,方便大家理解它大致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这辆车的诞生,背后有着完全不同的目的和意义,它是一个带有公益性质和科研探索性质的试点项目。

这个项目是由“奥迪环境基金会”主导,并与一家名为“Nunam”的德印合资初创公益组织合作推进的。

奥迪电动三蹦子来了,售1.2万,空间大0续航焦虑-有驾

项目的核心目标有两个,每一个都体现了大型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未来的思考。

第一个目标,是探索“二次生命电池”的循环利用。

我们都知道,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在使用多年后,性能会逐渐衰减,当它的储电能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比如出厂时的80%以下时,就不再适合对续航和动力要求极高的汽车使用了。

那么这些被替换下来的旧电池该如何处理呢?

直接报废拆解不仅污染环境,也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

奥迪电动三蹦子来了,售1.2万,空间大0续航焦虑-有驾

奥迪的这个项目,就是将自家e-tron电动汽车在测试阶段退役下来的电池模组,进行重新整合和利用,把它们安装到这台对动力要求不高的电动三轮车上。

这块从高端电动汽车上“退役”的电池,容量大约有8千瓦时,却能为这台轻便的三轮车提供长达150公里的续航里程。

这种做法,不仅极大地延长了电池的生命周期,减少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也为未来如何处理海量的废旧动力电池,提供了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解决方案。

项目的第二个目标,则充满了人文关怀。

这个试点项目的主要实施地点在印度,计划将首批原型车免费提供给当地的一些女性。

奥迪电动三蹦子来了,售1.2万,空间大0续航焦虑-有驾

在印度很多地区,三轮车是民众赖以谋生的重要工具。

通过为她们提供这样一辆无需加油、使用成本更低、而且还很环保的电动三轮车,可以帮助她们更方便地运输货物、从事小商业活动,从而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提高社会地位。

所以,这辆车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更是一个旨在赋能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公益载体。

从这个角度看,奥迪的格局就非常清晰了,它不是为了抢占低端市场,而是在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同时验证一项环保技术的可行性。

了解了这层背景之后,我们再回过头来审视这辆“e-Rickshaw”本身的设计和配置,就能看出其中的巧思。

奥迪电动三蹦子来了,售1.2万,空间大0续航焦虑-有驾

它搭载了一台1.5千瓦的电机,最高时速设定在45公里,最大承重能力为300公斤,这些参数对于城市内的短途通勤和货物运输来说,是完全足够且非常务实的。

车上配备了可折叠的全景雨棚,既能遮风挡雨,收起来又不占地方。

中控台上那块5英寸的液晶仪表盘,可以清晰显示电量、速度等关键信息。

更值得一提的是,它还创新地在车顶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在日照充足的地区,每天晒上几个小时就能补充大约10公里的续航,这无疑进一步降低了车辆的使用成本,非常贴合实际使用场景。

这些设计都体现了奥迪作为顶级车企深厚的设计功底和对用户需求的细致考量,即便是做一个公益项目,在细节上也毫不马虎。

奥迪电动三蹦子来了,售1.2万,空间大0续航焦虑-有驾

然而,当这则新闻传到国内,中国网友们给出的“接地气”这个评价,背后却蕴含着一种复杂而又自豪的情感。

这种“接地气”并不仅仅是说奥迪放下了身段,更是因为,奥迪煞费苦心、作为前沿技术探索的这套东西,在咱们中国,早已是司空见惯、甚至可以说是技术和市场都极其成熟的“家常便饭”了。

平心而论,奥迪这个项目所倡导的环保理念和人文关怀非常值得肯定。

但是,单就产品本身而言,无论是续航、动力,还是各种人性化配置,咱们国内的电动三轮车产业早已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

150公里的续航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只能算是中等水平,很多车型早已轻松突破200公里。

奥迪电动三蹦子来了,售1.2万,空间大0续航焦虑-有驾

至于液晶仪表、倒车影像、USB充电口、冷暖空调,甚至更高级的智能互联功能,在咱们一万多元的电动三轮篷车上,很多都已经是标准配置。

我们的产品线也远比这个单一的“e-Rickshaw”要丰富得多,有主打载人舒适的,有专为拉货设计的重载车型,还有应对不同路况的各种版本,可以说,中国企业已经把这个细分市场研究得明明白白,并且通过强大的供应链和庞大的市场规模,将成本控制到了极致。

所以,当奥迪的“e-Rickshaw”以一个创新者的姿态出现时,我们看到的,却是自家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成熟工业品。

这恰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在新能源技术的实际应用和市场化普及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当一些国外大厂还在通过试点项目、在实验室里验证一个概念的可行性时,中国的企业已经将这些概念转化为了年产销量数以百万计的成熟商品,深刻地改变了亿万普通人的出行方式。

这背后,是我们国家完整的工业体系、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力的集中体现。

因此,奥迪造“三蹦子”这件事,对我们而言,与其说是一个外来品牌的降维打击,不如说更像是一次有趣的参照和印证。

它让我们看到,在某些我们习以为常、甚至不怎么起眼的领域,我们已经拥有了领先的实力和充分的自信。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