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年检即将迎来新变化,从2025年3月开始,年检将增加专项检查,这引发了广泛关注。不少车主担心,超过六年的老车是否会因此无法通过年检,以及年检费用是否会大幅上涨。然而,重点在于,年检并不会检查电池容量,因此老车主们无需担忧电池寿命问题会影响年检通过。那么,究竟会检查哪些项目呢?下面这张图给出了详细答案,有需要的车主可以截图保存。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配备快充功能的车型,年检将重点检查充电性能。具体来说,就是以60千瓦的功率持续充电三分钟以上,并检查电池的温度和电压。若电压出现异常,可能意味着个别电芯已损坏或电路短路,存在安全隐患。
另外,关于电池温度,三元锂电池的温度不应超过60摄氏度,而磷酸铁锂电池则不应超过65摄氏度。我查阅了相关资料,虽然60摄氏度时电池尚未达到热失控直接起火的程度,但显然这并非电池的理想工作温度。以某款顶级电动汽车为例,其充电温度控制在零下20摄氏度到50摄氏度之间,超出此范围即会自动断电保护,确保安全。因此,充电检查的标准已经相当严格。
采用60千瓦的快充速率,实际上并不算高。而在外部快充桩上,通常提供的充电功率都在100千瓦以上。以如此小的功率充电几分钟即超过60摄氏度,这显然预示着电池可能存在问题,甚至存在自燃的风险。
同样地,对于不支持快充的混动车型或小型纯电动车型,目前规则中并未明确其充电检测方法。因此,这类车型可能无需进行充电检测,或者规则将在未来进一步完善,以适应不同车型的检测需求。
无论是慢充还是快充,电器安全都是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这其中包括了充电插座的绝缘电阻和电位均衡情况。简单来说,就是确保充电插座不漏电,整车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以防止意外触电。完成这些基础安全检查后,我们的家用车检测就基本结束了。
可以看出,年检主要关注的是与安全相关的基本项目。如果这些项目未能通过,可能意味着电池存在较高的风险,如自燃、漏电等,或者车辆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此时,消费者可以寻求4S店的质保或索赔服务。
对于营运车辆,如网约车、大客车或货车等,还需要进行额外的放电安全检测。这包括在台架上以4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五分钟,检查电池的温度和电压是否正常。完成这些检测后,车辆就可以进行正常的刹车、灯光等性能测试了。
此外,混动车和油车还需要进行尾气检测。然而,这些新增项目也带来了额外的经济负担。年检站需要购买新的检测设备,而这些设备的费用最终可能会分摊到车主头上。具体来说,单条检测线路的设备费用可能高达100至150万元。全国有1.5万家检测站,假设所有站点都购买设备,那么总费用将达到200亿元左右。参考行业报告,检测站的平均回本周期为4.2年。这意味着从2025年开始,每年将有大量新能源车需要进行检测,均摊到每辆车的设备成本大约在1300元左右。当然,这还不包括人工、水电、房租等其他成本。
因此,在新能源车开始检测的第一年,检测费用可能会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初始的设备购置成本较高所致。例如,单次检测费用达到1000元并非不可能。当然,这仅仅是我们根据数据进行的粗略估算,实际情况可能大相径庭。例如,国家可能出台相关补贴政策或支持措施,导致设备成本下降,或者直接降低检测费用,这些因素都可能使得检测费用在长期内呈现下降趋势。随着新能源车的保有量逐渐增加,需要检测的车次也会相应增多,这将进一步推动检测费用的下调。
预计到2030年,将有超过4600万辆新能源车完成检测,届时其检测成本可能将降至与普通燃油车相当的水平。因此,对于那些担心购买新能源车后可能面临各种问题的人来说,无需过于担忧。新车在六年内是免检的,而十年内只需上线检测两次。此后,每两年只需通过手机12123应用程序申领电子检验标志即可,无需贴在挡风玻璃上,非常便捷。同时,12123应用程序的功能也日益强大,为用户提供更多便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