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这几年真的是一波接一波?最近又有消息传出,上海临港又要新增一家造车公司了——星空计划。听这名字,是不是有种”仰望星空”的感觉?但问题来了:现在新能源车市场都快卷成麻花了,这时候入场,是勇敢还是”找死”?
据报道,这家叫星空计划(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新玩家,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工厂竣工,2027年投产首款高端新能源SUV。要我说,这个时间节点选得还真是”微妙”——等他们量产的时候,估计市场又是另一番景象了。坦白讲,现在入局造车,真的需要点”破釜沉舟”的勇气啊…
临港这块”风水宝地”,为啥都想来分一杯羹?
说到选址,星空计划这次倒是挺会选地方的。你知道吗?他们把工厂建在了上海临港,而且还是紧挨着特斯拉储能工厂和宁德时代工厂。这个位置,说句实话,真的是”含金量还在上升”。
有朋友可能会问:为啥都喜欢扎堆?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临港这地方,现在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电池有宁德时代,储能有特斯拉,人才、技术、供应链啥都有。星空计划选这里,明显是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最关键的是,据说他们还可能借用上汽的生产资质。这招可太聪明了!现在想拿到造车资质,那难度系数堪比”上青天”。借用现成的资质,既省时间又省钱,简直就是”抄底”操作。看这架势,人家是真的做足了功课啊…
海外优先?这步棋下得有点意思
更有意思的是,星空计划的首款车型优先面向海外市场。估计很多人看到这会想:国内市场不香吗?为啥要舍近求远?
说实话,这招还真的挺”佛系”的。现在国内新能源车市场,那叫一个”内卷”!比亚迪、理想、蔚来、小鹏…各路神仙打架,价格战打得”血亏”。新玩家想在这种环境下杀出重围?真的太难了。
反观海外市场,特别是欧洲,新能源车渗透率还远低于中国。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641万辆,同比增长23%,这数据说明啥?说明海外市场还是有机会的!星空计划这是想先在海外”练练手”,等有了知名度再回来”收割”国内市场。这步棋,看起来还真有点”降维打击”的意思。
神秘老板+高端定位,这组合靠谱吗?
关于星空计划的幕后老板,消息显示是”华东某知名硬件公司创始人”,持股高达80%。虽然没有透露具体是谁,但能在这个时候砸钱造车,说明人家是真的”有底牌”。
首款车型定位高端新能源SUV,现在还在造型设计阶段。坦白讲,高端SUV市场现在竞争也挺激烈的。理想L系列卖得那叫一个火爆,蔚来ES系列也有自己的忠实粉丝。星空计划想要分一杯羹,必须得有点”硬货”才行。
从招聘信息来看,他们正在找海外销售总监、海外渠道开发经理等职位,团队计划下半年从苏州搬到上海。这说明人家是真的在认真准备,不是在”画大饼”。但问题是:等到2027年,市场还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吗?那时候消费者的需求又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些都是未知数啊…
写在最后的”大实话”
说了这么多,星空计划这个新玩家到底能不能”冲出重围”?要我说,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造车这事儿,真的不是有钱就能搞定的。技术、人才、供应链、渠道、品牌…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但不得不说,他们的策略还是有些亮点的:选址临港蹭产业集群效应,借用生产资质节省时间成本,海外优先避开国内价格战…这些操作看起来都挺”聪明”的。
问题是,2027年的汽车市场会是什么样?到时候自动驾驶技术会不会有重大突破?消费者的购车习惯会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这些都是星空计划需要考虑的问题。
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星空计划真的在2027年推出了一款高端新能源SUV,主打海外市场但也在国内销售,你会考虑”上车”吗? 说说你的看法吧,留言区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