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股子熟悉的拉力赛热浪,终于要卷土重来了!
各位斯巴鲁的死忠粉们,你们的青春牌,斯巴鲁可没打算让它彻底凉透。
多少年了,我们眼巴巴盼着一台能真正扛起WRX STI大旗的继任者,结果呢?
厂方这次直接甩出两张王炸概念图,摆明了要走“双轨制”的进化路线。
这不,日本车展上,Performance-B STI 和 Performance-E STI 双双登场,一个深情回望燃油时代的荣光,另一个则要冲向电驱动的未知疆域。
笔者的经验告诉我,当一个品牌同时祭出“燃油”与“电力”两面大旗时,那绝不是应付了事,而是深思熟虑后的战略布局。
先说那个电动先锋,Performance-E STI。
这是斯巴鲁第一次把STI的性能烙印,印在了纯电车身上。
那些泄露的草图,那叫一个低趴,车身线条硬朗得像刚从风洞里冲出来。
最叫人心头一颤的是前脸的细节处理,细长的灯组,加上那抹标志性的金色装饰在空气动力学部件上跳跃——这不就是对WRC赛场上那些经典涂装的电子化致敬吗?
我们都知道,斯巴鲁对于对称全驱的执念有多深。
所以,E STI的看点绝不是零百加速能有多快,而是它如何把电力驱动的澎湃扭矩,通过那套地表最强的四驱系统,转化为令人信服的牵引力和过弯极限。
我揣测,他们很可能会回归到那个让老玩家魂牵梦绕的掀背造型。
自打五门STI退役后,那种装下全套露营装备,然后一头扎进山林的感觉,就成了遗憾。
如果E STI能复刻这实用与性能的结合体,那简直是“既要又要”的完美实现。
再看那个“老炮儿”,Performance-B STI。
看到“B”,我的心就落了地。
这代表的,是斯巴鲁引以为傲的水平对置发动机技术,是那套标志性的“Boxer”声浪。
这台车的设计,虽然能看到现款WRX的影子,但整体比例被压得更低,运动感像要从钣金里溢出来。
红色的点缀,夸张的进气口,还有那个能把气流切得干干净净的大尾翼,这不就是告诉世界:内燃机性能,还没到说再见的时候!
斯巴鲁此前一直被认为会在排放压力下彻底转向纯电,所以这次B STI的出现,无疑给市场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这说明,厂方看到了在现有技术框架下,榨取更多能效、通过更精密的调校来延续“拳击手”生命的可能。
难道我们真要像古人一样,在“穷则独善其身”和“达则兼济天下”之间做选择?
斯巴鲁的回应是:我两者都要!
回想一下,斯巴鲁上次在美国市场正式销售的STI,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S210那台2.4T的猛兽,近三百匹马力,也只敢在日本本土撒欢。
车迷们等得心焦,我们怀念的,是那种能把人直接拽回拉力赛砂石路面的原始体验。
这些概念车,是预告片,不是最终判决书,这一点要清楚。
但斯巴鲁的选时极为精准。
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将与Trailseeker电动SUV、Forester、Outback Wilderness等一众户外健将同台亮相。
这盘棋下得很大,一边是征服未知的荒野,一边是捍卫赛道荣耀。
这就像是《道德经》里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斯巴鲁的“道”,是全轮驱动和硬派精神。
现在“一”分为了“燃”和“电”的“二”,预示着性能的“三”与“万物”。
对于一个靠着泥泞赛道和可靠性立身的品牌,STI徽章的重现,无论以何种形态,都是一场盛宴。
它告诉我们,驾驶的乐趣,不是被时代淘汰的古董,而是一种可以不断迭代、自我更新的生命力。
我们这些老炮儿,需要的不是一个平庸的代步工具,而是一个能让你在寂静的清晨,拧动钥匙时,就能感受到那份机械脉动的伙伴。
斯巴鲁,这次玩得够大,够有诚意,这出戏,咱们得搬好椅子,看它怎么收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