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SUV销量榜单:Model Y继续领跑,宋PLUS依旧没登顶
六月的天,一早上起来就是一股子热浪扑面。手机刚解锁,微信群里就炸开了锅,“今年宋PLUS到底啥时候能拿个第一啊?”“特斯拉又是销冠?”车友们聊得热火朝天。我翻了下乘联会最新的数据,这回SUV市场总算有点意思——208.5万辆的大盘里,SUV占了一半还多些,104万台,同比涨了快两成。
说实话,以前大家都爱掰扯新能源和燃油谁更能打,但今年比亚迪DM-i的势头明显不如去年猛。有些朋友在群里较真,说插混、纯电、油混都不能搅一起算。但现在主流榜单干脆全动力合并计算,不分家也省得争来争去。对比亚迪来说倒是有点小尴尬,比如海狮05的EV和DM-i平时都是拆开算,现在直接捏一块儿进前十。
先说第十名,比亚迪海狮05。指导价10万出头到14万多,6月卖出去1.7万辆左右。这车其实三月底才上市EV版,所以半年累计只有五万五千多台。不过师傅讲过,这种新上市车型维修配件偶尔还要等几天,有次隔壁修理厂的小伙子找我借刹车片,说原厂件缺货。他那客户买的是PHEV版本,还挺着急用车。
第九是一汽-大众探岳,今年第二次蹭进前十。这台传统燃油为主(PHEV基本没量),六月卖了一万七千五百辆上下。老王他们单位团购过几辆探岳,他说北方冬天冷启动表现还行,就是夏天空调压缩机起步声音大点儿,“可能跟德系调校有关吧”,他这么念叨着。
第八位,比亚迪宋L。今年这款属于插混为主力军(纯电只占很小一部分),六月份接近两万辆销量,不过累计半年还是排不到全年前十。有个小八卦:据销售私下透露,这批新上的配置加装了方向盘加热,但实际用下来南方用户反馈一般,因为本地气温高,用不上反而觉得鸡肋。
再往上,第七名,上汽-大众途观L。这回它不仅6月冲进前十,而且半年也是榜内常客。据说最近搞“一口价”促销,全系SUV都给出底价,不过老司机张叔吐槽:“其实优惠幅度跟以前差不太多,就是换个叫法。”途观L保养周期比较长,每次去4S店技师都会顺嘴提一句:“这变速箱别忘定期换油,不然容易闷。”
第六,一汽丰田RAV4荣放。这个名字老听见,是合资阵营最能打的一员,无论月度还是半年销量都是第一梯队。一朋友去年年底买的第五代RAV4,说空间确实宽敞,就是胎噪稍微大点儿。“你看丰田不是官宣要推第六代了吗?线条硬朗不少,我猜以后二手残值还能坚挺几年。”
到了第五,比亚迪宋Pro。每个月稳定输出,两万个左右轻松拿下,上半年也破了10万辆门槛。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位女司机在社区停车场问我,她那辆宋Pro PHEV冬季亏电后动力掉得厉害,是不是正常?后来咨询售后,人家解释插混亏电模式主要靠发动机驱动,会感觉肉一点,让她别担心,多充充就好。
第四名鸿蒙智行问界M8,今年四月底才开始交付,到六月已经冲到2.1万辆一个月的新高。不少人图它那个智能座舱和100kWh宁德时代大电池。“首发华为高压七合一系统,你试过没?”邻居阿明非让我体验一下语音控制空调,他自豪地演示半天,还顺带秀了一把自动泊车功能——不过楼道窄的时候雷达报警声响成一片,小区老人路过直摇头:“吓死人咧!”
第三吉利星越L,本地人买这个的不少,都夸空间够大、价格厚道。本来以为这种传统燃油快被新能源挤掉,可偏偏星越L稳扎稳打,每个月都有两三万辆入账。据维修站老刘讲,新申报配置用了265马力2.0T发动机,那动力拉满之后“踩一下就窜出去”,但他说市区红绿灯起步偶尔有顿挫感,需要适应一下脚法才顺畅。另外吉利零部件供应一直不错,很少遇到缺货问题,这是不少自主品牌羡慕的地方。
第二比亚迪宋PLUS,今年从年初到现在一直守着第二的位置,从来没坐上冠军宝座。有趣的是,它EV和PHEV各占半壁江山。有段时间群友讨论这个问题,说为什么同平台不同版本价格差距那么大,其实主要还是成本结构不同,加上厂家营销策略罢了。我身边有人选EV版通勤,每周末自己动手洗空调滤芯,他总结经验:比原厂推荐周期提前一点更舒服,也省事儿——毕竟空气质量摆在那里呢!
冠军依旧是特斯拉Model Y,一骑绝尘。今年只有星越L短暂当过一次销冠,其余月份都是Model Y独霸鳌头。这款美系纯电动除了续航靠谱外,据销售悄悄爆料,新申报出来一个6座长轴距版本,把轴距从2890mm拉到了3040mm。但后排第三排空间嘛……懂的人自然懂,就别指望真能舒舒服服坐仨成年人啦。不过上海地区很多滴滴司机喜欢选它跑网约,因为低故障率、省钱省心。“我们公司运营部专门做统计,一年下来维保费用真不高。”这是内部数据,也是亲身体验出来的结论吧?
最后补一句,那些只看全年排名、不关注单月波动的人可能会忽略几个角色,比如长安CS75 PLUS、理想L6,还有奇瑞瑞虎8、本田CR-V这些,它们虽然某个月掉队,可整体表现并不差,只不过风光被其他新晋热门抢走罢了。有意思的是,有位开CS75 PLUS的大哥,在群里晒自己的百公里真实油耗7升出头,被大家质疑作假,他直接拍视频证明仪表盘数据——东北高速路况确实低一些,这种细节你书面材料可查不到呀!
信源嘛,大部分来自乘联会官网cpcaauto.com,也夹杂微信群聊、市区修理铺师傅闲谈,还有身边亲历与朋友圈琐事。如果哪个参数数字记错,那就是我记性不好或者听错别人转述哈,各位见谅……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