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买新能源车,大家第一个纠结的问题就是:买增程的还是纯电的?这个事在饭桌上,群聊里,一开口就有一堆“懂哥”,“财经达人”各抒己见。有的说增程是智商税,有的说纯电是添堵王。到底怎么选?这问题看着简单,实际很容易把人绕进去。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选车这事,谁比谁更好先放一边,想明白到底哪里适合你生活才是正道。
我碰到最多的情况,就是有人因为身边人随口一句,硬生生在增程和纯电之间反复摇摆好几个月。其实你想,这事真的那么复杂吗?不就是“我家常不常充电?”和“我经常跑不跑长途?”两道题吗?你自己其实心里有答案,只是现在信息太多,把人搞得有点懵。
你要是每天上下班路上也就几十公里,家里小区按个充电桩不费劲,这时候还犹豫啥,妥妥的选纯电。电车充电可比加油便宜多了,你用过一次,真的不想再跑加油站。一天的通勤,两三块钱电费,保养也省心,不用伺候发动机,啥机油机滤都没有。你本来周末才有点时间,还得去修理厂排队,这时间得多宝贵?
有人说纯电续航焦虑,这话两年前也许有点道理,现在的主流车型啥不是500公里起步?你上班要是一天100公里,实在是个异类,大多数人两三天都用不掉一格电。充电桩,像小区、商场、写字楼,快的半小时充七八成,人都可以去喝个饮料睡个懒觉,完全不用窝在车里干等。
那长途呢?家里要么有老人,要么有娃,周末说走就走,远的说不定上千公里,这时候纯电车就有点尴尬了。高速充电站排队像春运,冬天更是糟心,有些地方不是寒冷就是没桩可用,电池跑着跑着掉水准。我真的见过朋友在服务区等到凌晨——说不上全是倒霉,但这种概率你总得提前想一想。
这时候增程车很管用。你当它是电车也没错,平时用电,感觉和纯电差不多;一旦没电了,发动机顶上去,无缝衔接,十分钟加满 还是油车那套。你根本不用担心开到哪突然车趴窝。这感觉感觉像是给你多了一层保险:电用完,不慌,油还在,冬天电池掉电厉害也没那么扯。
但是增程车有个你看不见的坑:后期养车成本。增程其实是两套东西——电的也管,油的也得管。你只要有发动机,那每隔一阵就要做保养,还得换配件。纯电车没人操心什么三滤,那增程就需要。很多人喜欢只算买车钱,其实每年隐形开销,纯电大多数都更便宜。别忘了,增程车油电混合,有些小毛病,4S店一看两套系统,收你钱都特别有理由。
还有个问题你可能没想到:纯电车用了几年,电池会有衰减。头三五年是质保期,一旦过了,真要换电池就肉疼了,远不止几千块钱。有些车主算了一下,换个新电池,居然要小十万块。这是个坑,不提前考虑,到时候哭都来不及。
如果你比较纠结驾驶体验,建议你一定要都试试。纯电带来的那种安静和平顺,第一次踩油门,你能感受到推背感特别线性,没有一点迟滞。红灯的时候安静得像在大客厅待着,油车再好也达不到。增程虽然启动初期很像纯电,电量一低,发动机介入,噪音和震动立刻就来了,那种感觉反差挺大的。有人不在意,也有人觉得挺烦,建议一定要实地开一圈再做决定。
很多人问我新能源的未来谁赢?我的看法是,纯电才是真正的终极方向。所有的政策、补贴、科技研发,都是往电池和充电设施这块倾斜。但这个过程是渐进的,现在很多城市给你充电的便利,四五线城市还是主要靠加油站。增程车的优势在于给了大家过渡期,帮很多人跨过了里程焦虑的坎儿。等充电桩真的像加油站一样遍地都是,增程的卖点就慢慢被电车抢走了。
最后想提醒大家,不要着急听信谁的极端说法,说纯电车是未来,增程是智商税,这都是带节奏。实际情况是,没有绝对的最好,只有最合适自己的那一款。如果你的生活节奏决定了常常在市区通勤、对动力有追求、家里充电又方便,那纯电车毫不犹豫地选。如果你时不时来场远行,老家路远,冬天怕冻、电动车怕掉电,那增程就是你的救星。有些人为了赶潮流硬上纯电,结果天天找桩、焦虑续航,觉得自己被坑;有些人怕被朋友嘲笑,买了纯电,回了老家四天三夜,自己心里暗骂“以后打死不买纯电”。
买车这事,其实最忌讳的就是跟风。别人说什么都只是参考,你的生活和别人不一样。如果你家门口有充电桩,单位停车场也能充,你不常跑远,不差那点钱,纯电确实顺手。可你老家在三线、四线城市,出远门成常态,别说充电桩,连个修路都困难,那就别犹豫,选增程安心。
还得说一句,不管你最后什么决定,试驾一定不能省。很多人光看参数对比,觉得这台比那台省钱,那个比这个动力强,真一坐上去开,才知道细节是骗不了人的。你想买,每个4S店都巴不得你去折腾,一次试驾成本几乎没有,真去感受一下,心里有数。别到时候买完闹心,谁也不会管你的感受。
买车不是考试,不是拼谁懂得多,关键是买回家不后悔。你要是买了不适合自己的车,每天用着闹心,消费的是自己的生活和心情。听完这个道理,你明白自己适合哪种了吗?其实答案你自己心底最清楚,只是需要有人把绕来绕去的道理掰开说给你听罢了。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