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说,最近这车圈,简直比菜市场还热闹。
前脚雷军还在那儿“Are you OK”,后脚东风风行就直接把桌子给掀了。
他们干了啥?
他们把一台车长超过五米二、带“冰箱彩电大沙发”潜质的中大型插混MPV,直接干到了14.99万。
讲真,我看到价格那一瞬间,手里的可乐都忘了喝,第一反应是:这世界癫了?
还是我癫了?
发布会那天,他们还整了个大活儿,把吴镇宇给请来了。
就是那个在电影里要么是神经质大佬,要么是黑帮话事人的“靓坤”。
他站在台上,一脸正经地聊这台星海V9,说什么“不输进口车”、“40万的体验”。
这画面,绝了。
一个演了一辈子大哥的人,突然开始跟你聊家庭、聊舒适,这反差感,比这车的价格还魔幻。
但你又不得不服,让他来,找对人了。
一个真正在各种“保姆车”后座坐了几十年的人,他说的“舒服”,比任何一个流量明星喊破喉咙都有分量。
说回这台车,东风风行星海V9。
这名字长的,一口气念下来都费劲。
但你只要记住14.99万这个数字就行了。
这个价格,像一颗石子,不,是像一块板砖,砸进了20万级MPV那个本来就挤得头破血流的池塘里。
溅起来的水花,能糊那些合资品牌一脸。
过去咱们想买个像样的七座车,尤其是MPV,那叫一个憋屈。
要么忍受着油老虎一样的油耗,要么就得接受那鸡肋到只能坐狗的第三排。
想两全其美?
加钱。
加到多少?
没个三十万下不来。
东风风行这次就是明着告诉你:别惯着他们了。
他们自己也说了,调研了一万个潜在客户,总结了五大“意难平”。
我一看,嘿,这不就是我身边那些二胎、三胎朋友天天念叨的嘛:跑不远、装不下、坐不爽、不安全、没保障。
这车就是冲着这些痛点来的。
CLTC纯电200公里,意味着啥?
你在城里通勤,基本就告别加油站了,一公里一毛钱,比坐公交都划算。
综合续航1300公里,北京到上海中途不带歇的,治好了多少人的“续航焦虑症”。
空间这块儿更是玩出了花。
它的第三排座椅,能整个儿藏到地板底下,形成一个纯平的空间。
这个功能,直接秒杀了一大票对手。
平常7个人坐着,后备箱还能塞下一家人的行李,一点不夸张。
你要是俩人出去自驾游,把后两排放倒,那就是一张双人床。
这种“既要又要还要”的贪心,它居然给你实现了。
这哪是MPV,这简直就是个移动的家,一个会变形的“金刚”。
当然,车这东西,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大家都懂。
卖这么便宜,是不是在看不见的地方省了成本?
这是个好问题。
东风风行也知道大家会这么想,所以他们直接把“铠甲电池”、L2级辅助驾驶这些东西摆上了台面,还给了个8年16万公里的整车质保。
这姿态就是:你担心的,我都替你想到了。
这背后,是东风这家“老国企”憋了25年的一股劲。
从最早的菱智开始,他们就一直在做MPV的“普及者”。
当别人都在追逐诗和远方的时候,他们一头扎进了柴米油盐,去研究一个中国家庭到底需要一台什么样的车。
这次的星海V9,可以说是他们多年“卧薪尝胆”后,交出的一份答卷。
所以,这台车真的就完美无缺了吗?
那倒也未必。
它的品牌力可能还比不上那些合资老炮,内饰的设计也许还有提升空间。
但当这一切都放在14.99万这个价格面前时,好像又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毕竟,成年人的选择,从来都不是“最好”,而是“最合适”。
星海V9的出现,与其说是一款新车的上市,不如说是一个信号。
它告诉我们,那个靠品牌溢价和信息不对称就能躺着赚钱的时代,真的过去了。
中国品牌已经学会了如何用对手最害怕的方式,去赢得市场。
接下来,就看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合资品牌,怎么接招了。
这场戏,才刚刚开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