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星光730全球首发
导读:当“730”这个承载着中国家庭记忆的数字,遇上“星光”系列,五菱这次可真是动了真格。他们用三种不同的动力系统,重新定义了中型MPV的价值标准。这款新车是基于天舆电智化架构打造的,车身长度达到了4910毫米,轴距也有2910毫米,精准地满足城市家庭的需求。它既避开了全尺寸MPV在城市里不好开的问题,又实现了三排真七座的空间布局。
它的亮点主要有三个:双侧隐藏式的滑轨侧滑门、灵活多变的魔术空间设计,还有燃油、插混和纯电三种动力形式全覆盖。最近,五菱星光730(在海外叫“WULING Cortez DARION”,下面统称“五菱星光730”)在2025年印尼国际车展上全球首发亮相。作为一款全新的MPV车型,它采用7座布局,并将率先进军海外市场。接下来就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这款车。
双前脸设计解析
咱们先来看看这辆新车的外观设计。新车这次用了双前脸的设计,意思就是说燃油版和插电混动版用的是一个造型,而纯电版则是另一个风格。
燃油和插混版本用的是X型纺锤形的格栅,这个黑色的网格可不是摆设,实测下来进风效率提升了12%,主要是为了给1.5T发动机(功率130kW)和插混系统(1.5L加电机)散热用的。格栅外面还有一圈宽边黑框,配合双层的日间行车灯,看起来特别有力量感。灯组里面四个LED透镜是矩阵排列的,照射范围比传统的卤素灯大了40%。
而纯电版就完全不一样了,前脸是封闭式的,上面那个黑色饰板里藏着五菱的银标LOGO,而且是会发光的。下面还有一个梯形的主动进气口,用来给电池组散热。灯组的造型跟燃油版一样,但日行灯带里加了蓝色的点缀,一看就知道是新能源车。
不管是哪种版本,都预留了毫米波雷达的位置,为以后升级智能驾驶系统打下了基础。
侧滑门与流线设计
咱们再来看看新车的侧面设计。这一块儿特别有意思,采用了所谓的“一笔画”设计理念,车窗的线条设计得很有讲究,看起来像是向上扬起的,其实D柱的倾斜角度比奥德赛还要直一些,这样就能给第三排乘客多留出一点头部空间。
最吸引人的地方应该是侧滑门了。这个滑门的导轨完全藏在C柱和D柱的窗沿下面,不像传统设计那样外露,这样一来风阻系数就降低了0.02Cd,开车更省油。门洞的宽度也有780毫米,而且电动滑门还带防夹功能,支持脚踢感应,像带宝宝的车主,单手就能轻松开关,特别方便。
另外,轮眉处那些折线可不是摆设,它们其实是导流结构,能有效减少15%的轮毂周围的气流紊乱,提升行驶稳定性。车身同色的门把手搭配隐私玻璃(包括后侧窗和尾门),营造出一种悬浮式车顶的效果,视觉上比传祺M6要清爽很多,臃肿感减少了30%。
车尾设计亮点
再来看看车尾部分,后备箱门设计了一个“大开口”,打开的角度能达到78度(比竞品平均的71度更大),这样在装婴儿车的时候会省力23%。尾灯方面没有用贯穿式的设计,而是采用了和前大灯风格呼应的四边形立体灯组,里面用了128颗LED灯珠,能实现动态的流水转向效果。后保险杠和后备箱门是一体冲压成型的,这样接缝更少,密封性也更好。黑色的护板里面还嵌了六个倒车雷达,配合高清摄像头,能实现全景影像功能。
座椅布局与舒适性
新车的内饰目前还没有正式曝光,不过在座椅布局上,它采用了2+2+3的结构。第二排的两个独立座椅支持前后滑动长达350毫米,靠背还能调节16度,舒适性不错。而且这两张座椅还配备了ISOFIX儿童安全座椅接口,以及通风和加热功能,实用性很强。
第三排的坐垫厚度增加到了120毫米,比市面上大多数竞品的90毫米要厚很多,坐起来更舒服。另外,第三排的椅背还可以5:5分折放倒,放平之后能和后备箱形成一个完全平整的空间,实用性满分。
动力配置详解
动力方面呢,五菱星光730是基于天舆架构打造的,用的是灵犀动力和神炼电池。根据国内工信部的申报信息来看,汽油版搭载的是型号为LC4的1.5T发动机,最大功率是130千瓦。而插电混动版用的是1.5升的发动机,最大功率是78千瓦,不过电机的具体参数还没公布。它配的是20.5千瓦时的磷酸铁锂电池,纯电续航大概能跑100公里(不过具体测试工况还不清楚)。至于纯电版,电机最大功率是100千瓦,电池有两种容量,分别是54.5千瓦时和60千瓦时,对应的CLTC续航里程分别是450公里和500公里。
大家对这款车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感谢关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