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新势力品牌销量排行公布,理想仍居首位,小米位列第六

“观棋不语真君子”,这话套用在瞬息万变的新能源车市,颇具玩味。

近日,一纸新势力车企鬻(yù)车榜单再度出炉。这玩意儿,犹如岁考唱名,几家欢颜几家黯然。理想依旧稳踞鳌头,零跑、问界亦步亦趋,吉利银河奋起直追。小鹏呢?曾几何时,亦是翘楚,如今位列第五。最令人咋舌的,莫过于小米,仅凭一辆SU7,便跻身第六,其势如破竹,令人刮目相看。更令人大跌眼镜的,当属特斯拉,竟跌至第九,昔日呼风唤雨之势,已然偃旗息鼓?

数据,素来是冷峻的,但其背后折射出的讯息,却滚烫如沸。理想何以能一骑绝尘?盖因车型迭代迅捷,精准拿捏了消费者的脉搏。问界重返前茅,亦仰仗新M9与M8这两柄利刃。至于小米,纵使销量微降,但试想,仅凭一款车型,便能位列前六,其话题性、流量,堪称无出其右。

然而,我们亦需洞悉,这销量榜单背后潜藏的隐忧。譬如,特斯拉的颓势。往昔翘首以盼的“等等党”们,如今似乎已不甚买账。纵使推出五年零息之策,亦未能奏效。个中缘由?市场已然丕变,竞争白热化。你所拥有的,他人亦有,甚或更胜一筹,且价格更具优势。

以比亚迪为例,彼以润物无声之势,蚕食鲸吞了市场份额。所恃何物?技术也,性价比也。再观其他新势力,皆竭力推出新车,大肆营销,唯恐被市场所淘汰。

这不由引人深思,新能源汽车之竞逐,究竟在争夺何物?是争夺技术吗?固然是。缺乏核心技术,犹如行尸走肉,终将被市场所摒弃。是争夺营销吗?亦然也。酒香也怕巷子深,再精良的产品,亦需让消费者知晓。但更为关键的,是争夺何物?窃以为,是争夺人心。

何谓争夺人心?即需真正洞悉消费者的诉求,明了其所欲求,继而以你的产品与服务,满足之。需令其认为,购入你的车,不仅仅是购入一件代步工具,更是购入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身份认同。

上周新势力品牌销量排行公布,理想仍居首位,小米位列第六-有驾

以理想之成功为例,其在很大程度上,乃因其精准捕捉了家庭用户的需求。空间宽裕,舒适性佳,智能化程度高,皆为家庭用户所尤为看重的。而小米呢?其所恃者,乃年轻人的口碑。SU7之外观设计、智能互联功能,皆与年轻人的品味不谋而合。

当然,亦有部分车企,在争夺人心的征途上,误入歧途。譬如,部分车企,仅顾堆砌配置,却忽视了用户的实际需求。部分车企,仅顾大肆营销,却忽略了产品质量。结果呢?销量踯躅不前,口碑亦江河日下。

这犹如恋爱,你纵使腰缠万贯,玉树临风,亦徒劳。你还需洞悉对方的心,明了对方所欲求,方能最终抱得美人归。车企亦然,你纵使拥有精湛技术,大肆营销,亦徒劳。你还需洞悉消费者的心,明了其所欲求,方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故而,新能源汽车之竞逐,归根结底,乃人与人之间的竞逐。乃车企与消费者之间的竞逐。谁能真正赢得人心,谁便能赢得市场。此言虽简,行之维艰。但窃以为,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不断改进,便定能在新能源汽车的浪潮中,寻觅到属于自己的立锥之地。

未来走向?无人能料。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那便是,唯有那些真正用心做产品,用心服务用户的车企,方能笑到最后。故而,莫仅关注销量榜单,更要洞悉其背后之玄机。看看那些车企,究竟在做些什么,究竟为了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