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ES6和EC6要捯饬捯饬了,路透社都拍到了。
这茬事儿,说破天也就是个芝麻绿豆,但架不住现在电车圈儿内卷得厉害,晚一步就得吃灰。
但蔚来这回改款,瞧着有点意思。
先瞅瞅明面儿上的。
面儿上修修补补,大灯更精神抖擞了,内饰换了个宽幕电影屏,跟ET9那儿抄来的。
档把也挪回老地方了,这倒省事,中控能拾掇拾掇杂物。
马力没变,还是那套双电机,电量也差不多。
总而言之,就是“按部就班”,让车子保持点鲜气。
不过,且慢,这事儿没准藏着掖着呢。
这回NT2.5平台的大升级,才是重头戏。
虽说官方口风紧,但大伙儿都在押宝,重心肯定在自动驾驶上。
要晓得,蔚来一直拿自动驾驶当看家本领。
现在,各路豪杰都在死磕智驾,你不往前拱,别人就超你车了。
这就带出个问题:金主爸爸们,真稀罕这么“赛博朋克”的车吗?
有人说,那必须的,自动驾驶能腾出手脚,提高安全性。
但也有人嘀咕,现在这自动驾驶技术还是半吊子,与其把身家性命交给铁疙瘩,不如自己攥紧方向盘。
毕竟,新闻上自动驾驶翻车的案例,也不是啥新鲜事。
这两种说法,都有门道。
症结在于,车企在卯足劲儿堆砌“智能”家当的时候,有没有真正摸清用户的底?
就拿那个宽幕电影屏来说,瞅着是挺扎眼的,但开着车,你真会一直盯着它?
会不会反倒分神,平添安全隐患?
还有那个怀挡,固然方便了储物,但会不会让一些老炮儿觉得“没手感”?
说白了,汽车的本分还是代步工具,安稳靠谱才是王道。
过分追求“花里胡哨”,反倒可能舍本逐末。
这就好比给一个老饕配了一套最先进的烹饪机器人,结果做出来的菜还不如他自己颠勺炒的好吃,是不是有点吊诡?
当然,蔚来这回改款,肯定不光是为了“智能”。它还顶着更实在的压力。
一方面,是市场的厮杀。
比亚迪、理想、问界…一个个都磨刀霍霍,抢地盘。
蔚来要是不整点新花样,很容易被撂在后头。
另一方面,是银子的压力。
新能源车企都在烧钱,蔚来也跑不了。
它得不停拔高产品力,才能勾搭更多的用户,才能有更多的弹药烧下去。
因此,这回改款,既是技术更迭,也是一场生死时速。
但这当中,也暴露出一个更深层次的毛病:新能源车企的躁动。
在传统油车当道的年头,汽车的换代周期比较长,车企有大把的时间去雕琢产品,去积累底蕴。
但现在,电车的换代周期大大缩水,车企必须抓紧推出新款,才能紧跟市场的风向。
这种快节奏的换代,一方面催生了技术进步,但另一方面,也让车企变得目光短浅。
它们往往更在乎眼前的销量,而忽略了长久的客户体验。
这就好比一个跑马拉松的健将,为了追求更快的配速,不停嗑药,最终可能会榨干自己的身子,倒在冲刺线前。
所以,蔚来这回改款,能不能旗开得胜,关键不在于它塞了多少黑科技,而在于它能不能真正参透用户的需求,能不能在“赛博朋克”和“安稳靠谱”之间找到平衡点。
就像开篇说的,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它不单单关系到蔚来自身的前程,也关系到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路径。
当咱们都在围观新车的外观、内饰、配置的时候,或许更该琢磨琢磨,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汽车?
是炫酷的科技潮玩,还是安稳靠谱的出行伙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