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泠茶客
这件事,宝马要反思,国人更应该反思。
01
最近,上海国际车展宝马MINI展台,上演了一场区别对待中外访客的无语事件。
本应该是无差别发放给访客的冰淇淋,在两位工作人员的“骚操作下”,搞出了“内外有别”。
对“老外”那叫一个笑靥如花。
不仅毕恭毕敬地热情奉上,还极尽讨好地指点如何打开食用。
而对待国人,则用一句“已经发完了”来敷衍塞责。
这样的两副两孔,顿时激起了万千网友的口诛笔伐。
宝马官方紧急发文致歉,称是“因内部管理不细致和工作人员失职”导致此事。
网友不买账。
后来,宝马官方又发文称,视频中被优待的“老外”为公司员工,佩戴有员工胸牌。
有网友冷嘲:琢磨了一个晚上,也就这个逻辑能忽悠下了。
这一评论,两千多人点赞。
更令网友感觉不适的是,这则道歉声明里,有句话竟然用的是反问句,而不是祈使句。
“事件当中的两位礼仪小姐姐也是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可不可以请大家给她们多点宽容和空间?”
话语里,傲慢之情溢于言表。
如今,宝马因为一个价值35元的冰淇淋,欧股大跌3.62%,市值蒸发超15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近5亿个冰淇淋的价格。
该吗?
活该!
02
出现这样的事情,即使再往当事的两位工作人员身上甩锅,企业也是难辞其咎的。
大家心知肚明,如果没有“上层”的授意,普通员工是断然不敢做出这等崇洋媚外之事的。
可为了手中的饭碗,她们只得如此。
吃人家的饭,怎敢不听人家的话?
如今两人已离职,成了事件的受害者,也成了企业的“替罪羊”。
对于她们,我们确实应该给予一定的宽容和空间。
毕竟人在职场,多少要干些身不由已的事,何况是与我们有着一样黄皮肤、黑头发的同胞呢?
可此事,不应该随着当事人的离职而结束。
宝马需要反思——
反思员工的培训,反思公关的措辞。
更重要的是,反思企业的文化。
在中国的土地上,赚着中国人的钱,私下里却搞着崇洋媚外、跪舔“洋大人”、贬低国人的那一套。
这样的企业,中国人是不欢迎的。如果不知悔改,赶紧卷铺盖走人好了。
这次资本市场的暴跌,想必已经给了宝马一记响亮的耳光。
希望宝马能够痛定思痛,别再做出此类伤害国人情感、激起民愤的事件了。
想必,宝马应该不敢了。
03
为了稳住大中华区的市场,宝马应该反思,这是企业的求存之道。
不然,将会迎来国人的抵制狂潮。
作为被“伤害”的国人,我想,绝不能将此事简简单单归为茶余饭后闲谈的一件“小事”。
偶尔义愤填膺一下,于事无补,我们应该做的是反思。
宝马MINI冰淇淋事件,这背后确实有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首先应该反思,国人对外国车的趋之若鹜,根源是什么。
说白了,就是人家的汽车性能好。
发动机、底盘和变速箱,在汽车的这三大件上,中国汽车企业向来矮人一头,被人“掐脖子”。
什么时候中国汽车企业能够掌握核心技术,制造出来的汽车能够与外国车一较高下了,我们才不再仰人鼻息,看人脸色了。
有了技术,才能形成自己的真正品牌。所谓的“品牌强国”,归根结底是技术强国。
这条路,中国企业一直在坚定不移地走,虽然目前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但未来可期。
04
在视频的下方,有网友留言:
互联网没有记忆,相信我。
风波之后,宝马是否能够逆风翻盘,销量节节攀升。
不好说。
但之前的类似事件表明,我们是很容易健忘的。
2021年3月24日,H&M公司并未得到任何真凭实据,就宣称中国新疆地区存在强迫劳动的行为。
还终止了与我国新疆棉花生厂商的合作。
此事一出,中国民众立刻自发抵制H&M进行反击。
随着事件愈演愈烈,网友扒出,阿迪达斯、优衣库、耐克等多家国际品牌,也发表过类似的声明。
于是,国内明星纷纷加入解约、抵制的浪潮。
可两年过去了,这事已然被网友淡忘了。
如今各大品牌依旧卖得火热。
每逢新品发布,门店外挤满了年轻人,畅销的势头不减,在中国赚得那叫一个盆满钵满。
同样被国人遗忘的,还有发生在重庆磁器口的星巴克驱赶执勤民警的事件。
事件发生在2022年2月,刚刚过去一年。
几位值勤的民警在星巴克门口吃饭,星巴克员工看到吃了一半的民警说:
你们能换个地方吃吗?你们这样会影响我们的品牌形象。
听着令人心寒。
据说,后来星巴克员工还投诉了当时在他们店门口吃饭的警察。
这事,也立马引起了网友的不满和抵制。
送白花,送冥币,吃螺蛳粉,丢臭鸡蛋。
一时间,这家店名声扫地,门可罗雀。可谓大快人心。
可近期这家店又火了。
生意火爆,应接不暇。
还有人一口一个“星爸爸”的给予好评。
一杯咖啡,就让国人软了脊梁骨。诚然,咖啡喝多了,人是容易缺钙的。
是国人压根不知道它曾经做过的烂事,还是已经彻底遗忘?
不得而知。
只是觉得可悲,互联网确实是没有记忆的。
05
国人热衷外国货,其实有时候并非全然因为外国货质量有多好。
虚荣心使然也。
个别国人,瞧不上国货品牌,总觉得用外国货才能彰显自己的品味,匹配自己“高人一等”的社会地位。
这种扭曲消费观的形成,文化渗透是一方面,自身的文化自信缺失,也同样不容忽视。
去年6月,央视采访《只此青绿》总编导韩真,主持人问她什么是文化自信。
韩真说,我自己的理解就是,你知道自己的来处,认同自己的来处,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
说这句时,她的眼神很是坚定。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
一个对于自己民族文化无比自信的人,才能理性地对待外来文化。
不盲从,也不盲目抵制。
更不会因为一件外国衣服,一双外国鞋子,甚至一辆外国汽车,就觉得自己凌驾于众人之上,成为什么了不起的人物了。
与韩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疆棉”事件的始作俑者。
一个有着“反华妖女”称号的90后华裔女学生,许秀中。
网友骂她是西方豢养的一条“恶犬”,她凭一己之力,捏造了新疆强迫劳动力的所有谎言。
在国外,她曾经大肆诋毁和抹黑中国。
多次在公开场合说,自己因为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廉价和自卑。
我来自中国,当我告诉别人我是个“中国制造”的时候,我感觉就像个你明天就会拿回超市退货的劣质洋娃娃。
或者像个华为手机,因为我们有很多共同点,我们都很廉价、劣质,并且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这样的人,不认同甚至反感自己的来处,数典忘祖,无耻地跪舔西方。
纯粹一个跳梁小丑。
“空气香甜女”与她可谓一丘之貉。
这些人,别提什么文化自信了,连文化认同感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干出多么崇洋媚外的事,都不值得惊讶。
因为,脚下无根的人,都是乱飘的。
写了这么多,一言以蔽之:
国人文化自信,国货品质自强,我们才能真正挺直脊梁。
——END——
本文作者
西泠茶客,一位90后写作者。不唱赞歌,只想理性、温和地说点儿真话。
(声明: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