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比亚迪汉也有“掉链子”的一天?这几年,比亚迪汉凭着高颜值和新能源黑科技,成了不少人心中冲高端的“新宠”,销量也是一路飙升。但最近网上有点不太平,吐槽怎么突然变多了?大家都在聊比亚迪汉的口碑问题,不少车主直接上网“现身说法”,这热闹劲儿,一度把比亚迪汉推上了风口浪尖。
先说大家最关心的品控问题。过去,一谈比亚迪汉,都是内饰高级、做工扎实、用料厚道。可最近,车主反馈“新鲜事”越来越多,什么内饰异响、外漆瑕疵、零部件松动听起来就像车间赶工没把好关。有的人车刚开几个月,进店维修都快成家常便饭了。有的毛病就像打地鼠,刚修好这个下一个又冒头,让不少人为比亚迪的制造工艺捏一把汗。想想,谁买车不是图个省心?结果一堆小毛病反复折腾,心情就像大热天捧着热豆腐——哪边都不舒服。
再说智能系统,大家原本以为高科技能让生活更美好,没想到偶尔也得“掉线”。主打科技感的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当初可是比亚迪汉的黄金招牌。不少车主对它的评价有点微妙:晴天路况好还行,雨天雾天就开始“任性罢工”,高速领航遇到跑偏,名字听起来挺威风,实际不敢全靠它,开车时手得一直盯着方向盘,比以前更紧张,这智能化实在有点讽刺。就连车机系统DiLink也不那么智能了,语音控制有不少鸡肋功能,比如雾灯居然不能语音开关,导航精度时而迷失方向,界面反应总是卡顿,一句话:科技感没想象的那么高。
更让早期车主心里不是滋味的是新旧车型的“待遇差别”。很多人刚提了车,过了一阵子厂家就推出了更智能的智驾版,功能加量(例如城市领航辅助),价格却不怎么变。看着新款配置真叫一个诱人,老车残值那叫一个心塞,吃了“首发韭菜”的感觉谁懂啊。
再看看售后体验,好像也没想象那么靠谱。维修周期长,经销商响应慢,本来车就有点小毛病,去4S店排队修还得“磨破嘴皮”。有的人问题反馈了好几轮,厂家和经销商互相“踢皮球”,方案既不让人满意也没个痛快结果。电池和续航这方面大麻烦不多,但有车主冬天续航衰减太快,实际充电速度也没宣传得那么神。真有点儿“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其实,咱们客观点讲,比亚迪汉卖得火,用户多,吐槽自然也多,风吹草动都容易被放大。毕竟网上传播速度快,谁遇到点不顺心直接一通反馈,不管比例高不高,看起来就散发着“口碑崩盘”的味道。厂家目前貌似还没有给出省心的统一回应,退款退车那些戏码没听说,修补主要靠软件升级和线下维修,这节奏让不少人等得心焦。
说到底,这是一道“速度VS质量”的公式。比亚迪汉当年凭着技术和设计冲高端,装备一套不输国际大牌的新能系统,大家给面子才有如今的市场地位。可现在劲头太足,“膨胀”太快,后续服务有点力不从心。毕竟车不是手机,出问题不能光靠软件更新,硬件和服务还得兜底。谁都知道,这年头买新能源就像“赌未来”,谁家品控出了纰漏、维修让人等黄花菜凉,信任说没就没了。
其实不光比亚迪汉,整个行业都是一路狂飙,谁也想不到会变成今天这局面:卷技术卷销量,最后还是得回到用户体验。很多车企在新品上市时吹得天花乱坠,真到了交付才发现小问题一箩筐。早买早享受的用户常常成了“试验田”,新功能还在路上,老车用着憋屈,再赶上残值缩水,谁心里不堵?
再聊聊厂家回应,目前基本还是“静默模式”,官方没给到大家特别实在的解决办法。能做的,无非就是靠OTA升级修修车机系统,靠线下经销商慢慢处理硬件问题,可惜这个过程着实考验大家耐心。有车主说,比亚迪汉是“月销过万的明星”,可人一多,毛病也多,网络转发就更猛,看起来惨兮兮的,但事儿到底有多严重,谁也说不清。
其实,这场口碑风波,对比亚迪是场不大不小的考验。有人说新能源行业就是“快鱼吃慢鱼”,但谁想着快,还得稳得住。比亚迪汉初期风头正盛,是行业升级典范,现在摊上这些问题,能不能真正“稳住”,关键不是怎么出新款、涨配置,而是出问题时能不能真诚修正、让用户放心。产品品控、智能化技术、售后服务这三板斧,一个都不能丢,缺了哪一步,基盘就容易动摇。
你看这两年,大家买新能源车,脑子里都有条“黑名单”,谁家修不起、售后难搞马上劝退。车企能不能长红,最终比拼的还是服务扎实不扎实。比亚迪这回“摊上事了”,刚好给行业提个醒,大家都在上弦拼速度,别忽视了基本功。不用再说什么“用户是衣食父母”这种老生常谈,真碰上问题,谁家反应诣快解决扎实,谁才是长期选手。
比亚迪汉这点风波,算不上行业地震,但也绝不是小打小闹。大家都说“买车看体验”,但体验这东西,光靠广告不行,靠用户真反馈才管用。以后无论谁想靠新能源“冲高端”,真得想明白:卷得越猛,越不能掉链子。毕竟,路是脚踩出来的,信任也是一天天攒出来的。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