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在4S店门口撞见一辆亮黄色的本田飞度,绕着车转了两圈,销售凑过来问:“哥,现在年轻人不都爱买SUV吗?怎么突然看上飞度了?”我指着车尾那句“超跑GK5”的改装贴纸笑了:“你见过哪个超跑车主会开它去买菜?”
要说飞度凭什么让老司机们念念不忘,先得拆开它那层“平民超跑”的外衣。这一代飞度用上了Honda Architecture平台,别小看这平台——别家所谓新平台可能只是换个车壳,但飞度的平台是实打实从混动思域的底子里抠出来的。举个例子,它的1.5L地球梦发动机虽然还是自吸,但活塞连杆用了航空级铝材,转速表拉到6000转还能听见清亮的哨音,这种“玩乐感”在同级涡轮增压车里早找不到了。
前排座椅的包裹性最让我惊喜。别看飞度轴距短,工程师硬是在魔术座椅下方塞进了同级最大的膝部空间。试驾时隔壁教练车的小伙子探过头来:“你这小车后排能跷二郎腿?”确实,折叠中央扶手后,后排能塞进全套露营装备,连婴儿车都能横着放。反观某些标榜空间的A0级小车,坐垫硬得像健身房长凳,跑趟长途屁股先投降。
混动版的i-MMD系统这次玩出了新花样。市区用电、高速用油的模式早不稀奇,但飞度的E-CVT变速箱加了液力变矩器,起步那种“肉肉”的拖沓感彻底消失。上周山道试驾,运动模式踩到转速红区,发动机嘶吼着直接介入,推背感来得比思域还野。不过最绝的是动能回收系统,松开油门时车尾轻微下沉,像被无形的手拽着滑行,这种调校比纯电动车生硬的减速自然多了。
车机系统倒是没太多惊喜,7英寸屏够用但塑料感明显。不过Honda Connect 3.0的“无感支付”挺实用——扫车牌进停车场、刷车机买奶茶,这些功能放在飞度上有种“降维打击”的意思。比起某些国产车堆砌的旋转大屏,飞度这种“够用就好”的思路反而更讨喜。
停在路边看飞度,总觉得它像变形金刚里的爵士——体型小巧却藏着满点技能。当同级别对手都在比谁屏幕更大、谁雷达更多时,飞度还在琢磨怎么让后排乘客的膝盖多放两厘米,怎么让引擎声浪多保留三分人味。这种“把基础体验做到极致”的执拗,或许才是它二十多年不倒的终极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