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交通厅这次的消息,其实把不少人惊了一下。怎么,2019年咱们刚搞过个“取消省界收费站”,这几年收费居然还要“彻底取消”了?成绵高速、成都城北出口要免费,甚至还带点“试点”的味道。这是不是意味着,“收费时代”真要迎来终点了?我得好好掰扯掰扯。
你有没有想过一件事:高速公路收费,本来就不是永远的事。可能很多人都以为,收费站就像高考一样,永远扎根在中国大地上。但咱们翻翻法律,经营性路段最多30年,政府还贷路段顶多20年。也就是过去30年,你经常能想象高速公路是怎么建起来的吗?有多少老师傅现在还记得,当年这些路都是“贷款修的”,钱要还,当然要先收费,一车一车收回来,然后银行说了,钱还完了,收费站就该撤。简单说,高速是个“先修后还”项目,得有个期限。这就好像你买房贷款,有还清的一天,不至于永远做房奴吧。
再深入一点,原来90年代,国家没那么多钱,我们的经济刚腾飞不久,要修高速怎么办?“以路养路”,贷款修路,然后收费慢慢补回来,这个思路其实很朴素,你可以理解成人人众筹。要不是这招,咱们哪来今天世界第一的19万公里高速里程?美国都只有咱们一半。玉米、快递包裹、瓜果蔬菜,高铁、汽车、货车你都得靠这19万公里跑起来。这一切,本身已经够厉害了。
但话说回来,高速路真的是“吸金怪兽”吗?那也分地方。你要是宁沪高速,手里捏着沪宁线江苏段,一天收个五千万,利润过千万,什么叫印钞机,什么叫金蛋母鸡,这就叫。但你要是在偏远中西部,养条高速比养只“吞金兽”还费劲,不到头来不仅赚不到钱,每天还可能赔电费,服务区加油都没几辆车。
所以,不收钱会不会破产?有时候还真不是危言耸听。不要只看到“取消收费”的浪漫,背后是财政压力、债务压力、地区差异那一大堆算不清楚的账。有些地方,国家补贴不到,地方财政撑不上,收不收钱都难。所以——大家都喊免费,可谁来买单?
可现实又是怎么走的呢?收费期限到了,是不是自动撤场全员免费?其实还真不怎么容易。咱们经常能看见,高速一到“还完债”的日子,上面立马“通知”,准备大张旗鼓搞点动作。但办着办着,突然有新闻说,“咱们这条路要扩建,加宽了隧道,翻修一下”,“扩建”听起来蛮好,眼一眨,30年又重新倒计时了——这是正规操作。有些地方上演“车到期还得续费”,一修一加新,收费期就被“合理合法”地延长了下去。你说这算不算一笔糊涂账?
还有更绝的。全国有些原本已经免费的国道、一级公路、桥隧,去年突然又开始收费,官方理由是“新能源车太多,油税养不起路”——这算盘一打,全国电车车主都能背上“免费时代的锅”了。你说,这是不是把“路为公”的原则又推远了一步?
本质上,咱们要不要彻底免费?能不能免费?这些问题其实绕不开“谁掏钱”的问题。比如说南京市当年把广佛高速一买,用的就是市里的财政,买回来后直给大家免费通行,天天点赞,人人叫好。可更多地方没深圳南京那么财大气粗,人家高速都还在还钱,莫名其妙叫人拿27亿把它买下来不太现实。
有人问,那直接全国“一刀切”免费不就完事了?机灵点的都明白,这种事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毕竟全国19万公里高速里,绝大多数都还处于筹资阶段。能替代高速每一笔收费的渠道,还没有找到“全国统筹方案”之前,有些收费是无奈、有些延期是权衡。
那,高速免费难,咱们是不是就羡慕隔壁美国不给任何收费?还真不是。美国人有“高速税”(Fuel Tax),一升油就收你几毛钱,这钱直接用来修路、养路。他们高速公路免费,但油税非常重。有些老司机说,“甭管你是不是电车,都得买油交税给公路系统”,美国这样做公平是公平,但也“劝退”了很多开远途的穷人。其实,没有免费的午餐,全世界没有一个真“彻底免费”的高速系统。
可话说回来,趋势总要往前走。取消省界收费站、推动部分路段免费、试点局部零费率,这都是信号。修路不是为了赚钱,修路是为了让大家能便捷流通。现在大家都在讲“国内大循环”、“双循环”,意思就是让国内商品、人力、资源流动得越来越顺。这时候,谁也不想高速公路成为物流的绊脚石,不想咱们的“最后一公里”栽在高速栏杆上。物流公司揽货、快递小哥送货,能否少走一道收费栏,是他们节省成本、提高时效的关键;对小老百姓来说,逢年过节高速免费,已经成了出门基本预期。
所以说,高速不是永远有收费站的,也不是一刀切全变免费。理想的状态,是那些该免费到点的,真能如约免费;那些偏远养不起的,可以靠国家兜底,不让地方财政扛不住。一部分营利优先的路段,哪怕想要“上市圈钱”,也别用扩建名义无限期延长收费。规则讲清楚,契约守得住,信任就不会轻易破产。
从“大家只管开车,路交给公家负责”,到“企业买路收费,政策托底养路”,我们的路其实也是在变。过去三十年是“用收费堆里程”;未来三十年许或许会是“用开放拉内需、用长远保民生”。
想一想,有一天,你和家人自驾回家,遇见收费栏杆早已成历史——不会有人为是不是到期仍在争执,没人“扩建就该再收三十年”的心理默认,而当年“还债修路”的老人听到这些,也会会心一笑,那是时代走到了应有的位置。
所以,四川的试点像是打了一记响锤,告诉我们,这事它是的确能兑现的,不是一句口号。但指望一夜之间全国免费,那还是想得太美。
最后还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修路、收钱、免费,到底为的是什么?其实为的是每个人行路方便,为的是经济腾挪顺当,为的是一个“路为公”的社会共识。高速免费不是绝对目标,但合时宜的免费,恰恰是公共服务进步的见证。愿未来每一条路,都是坦途,都是信任前行的基石。免费,不再是稀罕事;规则,成为我们的底气。这样,日子才会更开阔,人心才会更安稳。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