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热闹,就是比亚迪推出了一款全新的MPV,名字叫“夏”。
这车一出来,就像往平静的湖里扔了块大石头,激起了不小的水花。
很多人都在问,这车到底怎么样?
特别是那个宣传说的,在没电的情况下百公里油耗才5.3升,这是真的还是吹牛?
一个超过五米长的大块头,能有这么低的油耗,听起来确实有点让人不敢相信。
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台车,看看它到底是不是有真本事,还是仅仅在玩数字游戏。
首先咱们得搞明白,比亚迪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推出一款高端MPV。
这些年,咱们国内的汽车市场,特别是新能源领域,比亚迪可以说是风生水起。
无论是轿车汉、秦,还是SUV唐、宋,都卖得相当不错,靠着自家的刀片电池和DM-i混动技术,把很多老牌合资车企打得有点懵。
但是在MPV这个细分市场,一直以来都是别克GL8和丰田赛那的天下。
一个主打商务接待,一个主攻家庭出行,两家几乎把市场给瓜分完了。
比亚迪心里清楚,要想在这个领域分一杯羹,光靠便宜是不行的,必须拿出点别人没有的绝活儿。
所以,“夏”这台车的定位非常明确,它不是来跟风的,它是来“革命”的。
它要做的,就是把中国家庭最看重的几个方面,比如省钱、舒服、有面子、科技感强,用一个非常有诚意的价格,一次性全部给你。
我们先从这台车的外观尺寸说起。
车长超过了5米1,轴距达到了3米,这个尺寸是什么概念呢?
基本上就跟丰田赛那摆在一起,个头上一点不输,甚至看着还更魁梧一些。
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车内的乘坐空间,让消费者第一眼就不会觉得它小气。
在设计上,比亚迪现在是越来越自信了,那个标志性的“龙颜美学”设计用在“夏”身上,显得特别霸气。
车头那个大尺寸的进气格栅,配上连贯式的车灯,让这台MPV看起来一点都不笨重,反而有种蓄势待发的力量感。
车身侧面是很标准的MPV造型,方方正正的,这是为了保证车里每个乘客的头部空间。
最值得一提的是,它全系都标配了双侧电动滑门,这对于家里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来说,简直太方便了。
车尾的设计也很有看点,尾灯融入了“中国结”的元素,这个小细节一下子就提升了文化内涵,让人感觉这不仅是一台工业产品,更是一件带有中国文化印记的作品。
拉开车门坐进去,那种感觉更强烈。
现在很多新车都喜欢堆屏幕,但比亚迪“夏”给人的感觉不只是堆砌,而是在营造一种未来的驾驶氛围。
中控台那块15.6英寸的大屏幕可以旋转,横着看导航,竖着刷视频,非常方便。
再加上仪表盘和副驾驶前面的两块屏幕,整个前排充满了科技感。
但对于MPV来说,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第二排。
这台车的第二排座椅,功能可以说武装到了牙齿。
加热、通风、按摩这些都是基本操作,座椅前后左右都能电动调节,甚至可以完全放平,让你在车里也能舒舒服服地睡一觉。
座椅前面还设计了小桌板,孩子可以在上面画画写作业,大人也可以放个笔记本电脑处理工作。
更让人惊喜的是,它还提供了后排吸顶电视和车载冰箱的选装。
你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周末全家出游,路上堵车也不怕,孩子在后排安安静静地看动画片,渴了随时能从冰箱里拿出冰镇的饮料,这种体验感,在以前可能要花五六十万的豪华MPV上才能享受到。
现在比亚迪把这些配置下放到了三十万级别的车型上,这种做法可以说是直接改变了游戏规则。
现在,我们来回答那个最关键的问题:百公里5.3升的油耗,靠谱吗?
要理解这个问题,就得先弄明白比亚迪的DM-i插电混动技术是怎么回事。
简单来说,这套系统就是“以电为主,以油为辅”。
在城市里开车,百分之九十多的情况都是电机在工作,车子开起来又安静又平顺,跟纯电车没什么两样。
这时候,那台1.5T的发动机基本是不参与驱动的,它的主要任务是在电池电量不足的时候,以一个最高效、最省油的转速启动起来,像一个“专职发电机”一样给电池充电。
只有在高速上需要快速超车,或者满载爬大坡这种需要强大动力的时候,发动机才会和电机一起工作,提供最强的动力输出。
因为发动机总是在自己最舒服的状态下干活,所以油耗自然就降下来了。
官方公布的5.3升油耗,是在电池电量比较低,车辆主要靠发动机发电来行驶的情况下测得的,我们称之为“亏电油耗”。
对于一台重量超过两吨的大家伙来说,这个数据已经相当惊人了。
要知道,同级别的纯燃油MPV,在城市里开,油耗动不动就上到12升以上。
这意味着,就算你家里没有充电桩,完全把它当成一辆油车来开,每年的油钱也能省下一大半。
如果你家里能充电,每天上下班的路程在它纯电续航里程之内(根据配置不同,有100公里和180公里两种),那你基本就可以告别加油站了,用车成本会低得惊人。
同时,它超过1000公里的综合续航,也彻底解决了长途出行的里程焦虑。
除了省油和舒适,智能化也是这台车的一大亮点。
全车上下布满了29个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包括摄像头、雷达等等,共同组成了那套名为“天神之眼”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在高速公路上,它可以实现自动跟车、自动保持车道,甚至在安全的情况下帮你打灯变道,大大减轻了长途驾驶的疲劳感。
在拥挤的市区,它的自动泊车功能对于这么大的车身来说,简直就是新手司机的福音。
还有一个特别贴心的功能,叫AR感应开门。
当你要打开侧滑门的时候,系统会在地上投射出一个光影区域,告诉你车门打开后会占多大地方,会不会碰到旁边的墙或者车,避免了不必要的剐蹭。
这些功能看似花哨,但都是从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出发,去解决一个个具体的痛点。
这也能看出来,现在的中国品牌造车,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模仿和堆料,而是真正开始思考,如何用技术让人们的出行生活变得更美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