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众泰汽车靠两款“神车”SR7和SR9一战成名——前者被吐槽“奥迪Q3平替”,后者更是被戏称为“10万块开保时捷”,但因为赤裸裸的抄袭和品控问题,消费者并不买账,甚至被骂“山寨之王”。
没想到,八年后的今天,模仿风潮似乎又卷土重来:小米SU7因酷似保时捷Taycan引发热议,却靠着“致敬设计+自研技术”狂揽订单。
反观众泰,曾经的年销33万辆“民营车企五朵金花”,如今却负债270亿,老板成“老赖”,连厂区都被拍卖。
同样是模仿,为何一个被捧上神坛,一个被踩进泥里?
这背后不仅是消费者观念的变化,更藏着国产车“抄作业”的生死法则。
众泰的失败,根本不是“模仿”的原罪,而是把“抄作业”当成了终极答案!
当年众泰T600拼凑大众前脸和奥迪车尾,SR9直接照搬保时捷Macan外壳配三菱发动机,甚至被外媒嘲讽“中国车企只会克隆”。
这些车看似光鲜,实际开起来车漆薄如纸、动力软绵绵,三天两头跑修理厂,售后服务更是让人血压飙升。
消费者渐渐明白:众泰卖的不是车,是“保时捷壳子的工业垃圾”!
更致命的是,老板应建仁沉迷资本游戏,在2015年上市失败后,即便连模仿都懒得用心,使得公司彻底沦为圈钱工具。
反观小米SU7, 虽然外形争议大,但人家有自研的超级电机、1秒响应的智能系统,并且能联动小米生态打造出 “人车家”的体验。
说白了,小米用 “保时捷同款颜值” 当敲门砖,通过硬核技术站稳脚跟,而众泰只会躺在 “保时捷平替” 的标签上摆烂。
消费者不是傻子!
八年前骂众泰,是因为它把国人当韭菜;而今天挺小米,则因为它在模仿中长出了自己的筋骨。
当年花10万买众泰SR9的人,要忍受邻居的嘲笑、修车厂常客身份;现在花20多万买小米SU7,却能理直气壮地说:“我买的是国产黑科技。”
这背后是国产工业的进步:比亚迪用刀片电池打破偏见;华为凭借智驾系统惊艳全球,就连五菱宏光MINI也能够依靠原创设计火遍东南亚。
而众泰却还在用2003年的思维造车——以为低价+高仿就能通吃市场,全然不知时代早已变天:如今消费者要的是 “面子 + 里子”,而不是 “伪豪车”的泡沫虚荣。
众泰的故事给所有企业上了一课:靠抄袭或许可以蹭一时热度,但没有技术支持的 "模仿秀" 注定饮鸩止渴。
如果应建仁能够利用卖山寨车辆所赚的钱进行研发,也许今天与比亚迪较量的一方就是眾太。
不过历史没有如果,仅剩下血淋淋教训: 风口上的猪可能飞起来,但没有翅膀的话,它摔得最快,如今国产汽车早已撕掉了 "山寨" 标签,从电池到芯片再到智能系统全面逆袭。
那么问题来了,你看好小米这种 "致敬式创新" 吗?
国产汽车还需要继续模仿吗?
评论区聊聊你的观点,如果点赞过千,下期深扒 "比亚迪如何从山寨丰田变成全球巨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