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日,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正式生效,规定电动车厂商得停止生产旧国标车,只允许制造新国标车型。不过,市场情况却出乎意料,雅迪、爱玛、台铃等大品牌似乎都保持沉默,新国标车也没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大量上市。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背后有三大真相终于揭晓了。
新国标实施之后,对电动车的配置有了新规定,总的来说,新国标车比之前的旧国标车更实用,而且安全性能也明显增强了。
这次新规把电动车的脚蹬子给取消了,没有装脚蹬子的电动车也能合法上路,交警查车不用担心了。而且,还允许在电动车上装后视镜,骑的时候能更好地观察后方的情况,转弯或者变道的时候,安全性提升不少。
新国标除了规定整体标准外,也在降低电动车的风险,尤其是防火方面,明文要求减少塑料零件的使用比例,还要提升非金属材料的阻燃性能,以增强电动车的防火级别,从而降低起火的可能性。
前段时间,雅迪、绿源、台铃在华南展上都展出了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车,而且已经拿到强制性认证,接下来就可以正式上市了。不过到目前为止,雅迪、绿源、台铃这些品牌都保持沉默,一辆新车都没有推向市场,主要有三个原因。
新旧国标同时存在,旧国标车型正拼命清仓处理呢。
虽然新国标已经全面落地,但按目前的规定,旧国标车型还有三个月的过渡期,也就是说,从九月份到十二月份,旧国标电动车还可以继续上市卖。
根据行业的数据显示,几大知名品牌手里还有不少旧国标车型的库存,目前正靠降价促销来加快资金周转,主要是为了避免12月1日之后,旧国标车不能再卖。一旦过了这个时间,电动车可能就变成废铁了。
新国标电动车一上市,肯定会对旧国标车产生一定冲击,所以在12月1日之前,主要品牌都不会轻易推出新国标车型,除非把手上的旧国标车都卖光了。
新国标出台后,配置方面也跟着做了调整。
新国标一出,车辆参数都进行了优化,电动车的配置也有所调整,所以供应链那边自然也在做相应的变动,现在品牌方和供应商正忙着备货准备。
新国标对塑料使用比例进行了限制,还要求塑料件的阻燃等级必须提高,可是符合这些标准的塑料产能还不够,导致现在只能应付一些小批量的养车生产。
另外,电动车的配置有了变化,厂家得花时间重新设计、研发、测试,这些都得耗费不少时间。接下来还得调整供应链的供货量,可是现在不少供应商都停产了,正等着 brand 方面的新订单。
刚开始的时候,品牌那边还在观察、打探些风声。
旧国标施行了五年多,用户需求和供应链都已走上了相对成熟的路子。可新国标一出,市场还在刚起步阶段。根据各方反映,新材料升级点燃了电动车的成本,增加了五百到八百元左右,这很可能会对销售情况造成一定影响。
不管是制造商还是销售商,都得先试试市场反应。品牌方通过调整配置,生产出既符合新国标,又能赢得用户喜欢的电动车,这得经过市场不断的反馈和验证。所以,他们也不敢轻易大规模、批量推出新款车。
现在,各大品牌基本上只是在展出样车,或者进行少量生产新品电动车,主要为了观察市场反应,听取用户对电动车的意见。这个过程是为了为未来大规模投放电动车做好数据准备,确保产品能更贴合消费者需求。
到2025年9月1日,新国标已经全面生效啦,可这并不代表旧国标的电动车就得马上下架,反倒还能继续卖呀。目前市场上还没看到新款电动车的身影,像雅迪、台铃这些头牌品牌基本都保持沉默,车主们也别急,估摸着再过几个月,新款电动车就会陆续上市了。
你怎么看呢?有空就留言分享一下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