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理想撞大货,东风“被碰瓷”不复测,这情商绝了!

车圈最近这事儿,简直比年度剧集还精彩!

理想新车i8,与东风乘龙重型卡车正面相撞,各位想必都有耳闻?

起初,双方剑拔弩张,大有一决雌雄之势,结果呢?

刚刚!理想撞大货,东风“被碰瓷”不复测,这情商绝了!-有驾

最终竟以握手言和收场,各奔东西。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乾坤?

今天,咱们就抽丝剥茧,还原这出“理想撞车奇谭”。

故事的开端,要追溯到理想的发布盛典。

i8横空出世,一段令人咋舌的撞击视频也随之公布:一辆满载的八吨级卡车,竟然被撞得腾空而起!

没错,是腾空!

轮胎完全脱离地面,驾驶舱也狼狈地翻倒。

刚刚!理想撞大货,东风“被碰瓷”不复测,这情商绝了!-有驾

影像极具冲击力,仿佛在宣告:“选择理想,安全无忧!”这番操作,瞬间将i8的安全系数推向顶峰,似乎在暗示:“无论何种车辆,在我面前都如纸糊一般。”

然而,敏锐的网友却发现,那辆遭受撞击的卡车,正是东风柳汽旗下的乘龙系列。

这下,以卡车为生的司机们瞬间不淡定了,舆论场一片哗然。

毕竟,卡车是他们的饭碗,安危攸关,岂能容忍他人质疑?

东风柳汽自然不会坐视不理,立即发表声明,质疑测试的真实性,并指责理想涉嫌侵犯自身权益。

不仅如此,还向广大卡车司机发出一封情真意切的慰问信,力求稳定军心。

这一系列举措,也算暂时平息了事态。

反观理想一方,则显得底气十足。

刚刚!理想撞大货,东风“被碰瓷”不复测,这情商绝了!-有驾

产品负责人直接在社交平台隔空喊话:“若有不服,不妨再行测试?”另一位更是语出惊人:“全程直播亦无不可!”这份自信,简直要破屏而出。

一时间,所有目光都汇聚到东风柳汽身上,期待他们如何奋起反击,递出战书,择日选址,上演一场真枪实弹的“复仇之战”。

然而,东风柳汽的回应却出人意料,一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蕴含深意。

当时我就隐约觉得,此话绝非表面那么简单。

随后,在东风奕派的发布会上,东风汽车集团的发言人更是将话挑明:“我们坚定支持东风柳汽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坚决反对行业内的不正当竞争。真正的高质量发展,应建立在求真务实、恪守法规的基础上,而非依赖制造噱头、操纵舆论来攫取市场份额。”

此言一出,明眼人都心知肚明,东风意在以退为进,不愿陷入无谓的口水战,而是选择诉诸法律,捍卫自身正当权益。

不得不叹服,这才是大型国企应有的气度。

不久,理想与中汽研也纷纷出面“降温”,发布公告澄清:本次试验仅用于验证i8的车辆安全性,并非标准化的车辆对车辆碰撞测试,不涉及对其他品牌车辆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

刚刚!理想撞大货,东风“被碰瓷”不复测,这情商绝了!-有驾

选用东风柳汽乘龙卡车,仅是将其作为“移动式缓冲装置”,绝无意对其质量进行任何引导性评价。

翻译过来,无非是:“老哥,对不住,打扰了,纯属误会!”

最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出面调停,宣告理想汽车、中汽研、乘龙汽车三方达成和解,今后将携手共建和谐的行业生态。

一场闹剧,就此偃旗息鼓。

按理说,故事到此就该画上句号了。

然而,我内心始终萦绕着一个疑问:东风作为我国汽车工业的脊梁,向来以卓越的军工品质著称,为何会选择隐忍不发,而非通过复测来正本清源,捍卫自身声誉呢?

莫急,答案即将揭晓。这其中,实则暗藏着一套“流量密码”。

刚刚!理想撞大货,东风“被碰瓷”不复测,这情商绝了!-有驾

各位试想,从七月下旬到八月初的短短几天内,乘龙卡车在某短视频平台的官方账号,粉丝数量由三十七万直线攀升至四十三万!

视频点赞量也从区区几千,暴涨至四万余!

而那篇名为《关于某品牌使用碰撞视频侵权的声明》,更是收获了高达二十七万的点赞!

乘龙卡车还趁势举办了两场直播活动,直播间的同时在线人数一度突破两万!

直播团队喜笑颜开,直言:“理想这波流量,我们乘龙卡车稳稳地接住了!”

由此可见,切莫将国企想象得过于不食人间烟火。

归根结底,国企也是企业,企业终究离不开流量的加持。

唯有聚集人气,方能实现商业价值。

刚刚!理想撞大货,东风“被碰瓷”不复测,这情商绝了!-有驾

诸位不妨设想一下,乘用车市场向来是竞争白热化的红海,各种营销手段层出不穷。

反观商用车领域,长期以来相对沉寂,营销手法也较为传统,难以引发大众的广泛关注。

而此次“被碰瓷”事件,对于乘龙汽车而言,无异于天降甘霖!

有多少人是从未听闻过乘龙汽车的名号?

又有多少人甚至不清楚东风旗下还有这样一个子品牌?

这,便是营销!而且是零成本、高效益的营销典范!

那么,东风柳汽真的因此而“吃亏”了吗?

我并不这样认为。

刚刚!理想撞大货,东风“被碰瓷”不复测,这情商绝了!-有驾

他们仅仅是顺水推舟,化危机为机遇,成功地将自己推向了公众视野。

当然,理想也并非毫无所获。至少,他们成功地将i8的安全性能炒热,赚足了眼球。

只不过,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未免有失厚道。

更何况,汽车安全事关人命,容不得半点虚假宣传。

但愿所有车企都能将用户的安危放在首位,切莫为追逐流量而迷失初心。

诚如《礼记·大学》所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归根结底,这出“理想撞车奇谭”,实则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营销大戏。

只不过,这场戏的主角,不仅仅有理想,更有东风柳汽。

那么,各位此前是否了解东风柳汽与乘龙汽车?

在这次事件之后,你们对这两个品牌,又产生了哪些新的认知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