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几年前有人告诉你,一台宝马B级车的价格能跌破20万,你一定会觉得这是天方夜谭。
现实就是这么“打脸”——宝马i3从指导价35.39万元一路跌到终端18万多,直接让不少持币观望的消费者“走路摇头晃脑”。
但问题来了,这款车到底值不值得买?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深度解析这款华晨宝马i3,看看它是真香,还是“价格战”下的妥协产物。
宝马i3的整体设计依然保持了家族化风格,前脸依旧是经典的“双肾”造型,只不过作为一款纯电车型,它采用了封闭式格栅,配合犀利的LED大灯,辨识度拉满。
车身侧面和宝马3系相似,修长的线条营造出运动感,尾部L型尾灯组让人一眼就能认出这是宝马的新能源车。
整体来看,i3的设计没有过度炫技,而是保持了宝马一贯的高级感,对于喜欢低调奢华的消费者来说,这种风格恰到好处。
进入车内,宝马i3的内饰布局基本延续了现款3系的设计,熟悉的T字形中控台、三幅式方向盘,以及一体式双联屏(12.3英寸液晶仪表+14.9英寸中控屏),科技感是有的,但和新势力品牌的“智能座舱”相比,i3的车机系统确实少了些“上头”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宝马i3全系搭载了iDrive8车机系统,虽然流畅度不错,但功能性和智能化程度相较于国产新能源车型还是有一定差距,比如缺少更高级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L2级别辅助驾驶只能算是基础配置,在如今新能源车“卷”智能化的时代,这一点算是i3的短板。
动力方面,宝马i3提供了两种版本:
eDrive35L*:单电机286马力,扭矩400N·m,0-100km/h加速6.2秒 eDrive40L*:单电机340马力,扭矩430N·m,0-100km/h加速5.6秒
作为宝马的一款电动车,i3依然保留了后驱布局,驾驶感受相比于前驱电车更为灵活,转向精准度和底盘调校符合宝马一贯的运动风格。
虽然它的加速成绩在纯电动车里算不上炸裂(毕竟现在很多电车都做到3秒级加速),但对于日常驾驶来说,这样的动力表现已经足够。
底盘悬架:空气悬架加持,豪华属性拉满
宝马i3全系标配空气悬架,这在豪华B级车里并不常见,毕竟在燃油版宝马X5上,空气悬架只在顶配车型才会搭载。
空气悬架的加入不仅提升了舒适性,还能在不同驾驶模式下调整悬架高度,兼顾操控与舒适性,这一点值得点赞。
宝马i3搭载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提供两种容量版本:
70.17kWh*,CLTC续航526km 78.92kWh*,CLTC续航592km
虽然相比部分国产新能源车动辄700km以上的续航,宝马i3的续航里程不算突出,但从实测来看,它的续航表现比较扎实,日常使用基本不会有太多“虚标”情况。
充电方面,宝马i3支持快充,从10%充至80%大约需要35-40分钟,日常通勤或者长途出行,补能效率尚可。
宝马i3降价后,19万左右的裸车价让它进入了一个非常尴尬但又极具竞争力的区间。这个价位,你能买到比亚迪汉EV、小鹏P7,甚至特斯拉Model3标续版。
与特斯拉Model3对比
操控:*宝马i3依然保留了宝马的运动基因,转向精准性、底盘调校更胜一筹;Model3的低重心设计带来了不错的操控感,但整体驾驶乐趣不如宝马。
智能化:Model3的智能化体验更强,FSD(完全自动驾驶)选装包提供了更高级的辅助驾驶能力,而宝马i3仅支持L2级别辅助驾驶,智能化稍逊一筹。
品牌价值:宝马的豪华品牌光环依然在线,开出去的“面子”比特斯拉更有优势。
与比亚迪汉EV对比
动力:*汉EV高性能版搭载双电机,零百加速进入3秒俱乐部,宝马i3在动力参数上稍显逊色。
舒适性:宝马i3的空气悬架是亮点,而汉EV的底盘调校也相当不错,舒适性表现各有千秋。
配置:比亚迪汉EV的智能座舱、车机交互系统更胜一筹,而宝马i3的内饰做工和豪华感更强。
推荐购买(“下手就对了”)
✅预算20万左右,想要一台豪华品牌B级车
✅追求宝马的运动操控体验,对智能化要求不高
✅主要用于城市通勤,偶尔长途出行
考虑其他车型(“劝退”)
❌预算有限,想要更高的性价比,可以看看国产新能源车
❌对智能驾驶、车机系统要求较高,Model3、比亚迪汉EV可能更合适
❌经常跑长途,对超快充、高续航有刚需
宝马i3的降价让它进入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价格区间,豪华品牌+后驱操控+空气悬架的组合,在20万级市场几乎没有直接竞品。
如果你对宝马品牌有信仰,同时更看重操控体验,那i3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如果你更在意智能化、续航或者极致的加速体验,那国产新能源车甚至特斯拉Model3可能会更适合你。
那么,你会不会考虑趁着这一波价格战“抄底”宝马i3呢?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