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发现个有意思的事情。
咱们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好像在国内踩了脚“温柔的刹车”!它那根引以为傲的国内销量曲线,居然不往上蹿了,甚至还悄悄往下溜了那么一点!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数据不会骗人,咱们掰开揉碎了瞅瞅
4月份:总销量38万+,猛吧?但!扣掉疯狂出口海外的7.8万多辆,国内实际只卖了30.1万辆。再刨掉高大上的腾势、方程豹、仰望这些“贵族”,真正走量的王朝和海洋网兄弟,扛起了34.7万辆。
5月份:总销量38.2万+,海外出口持续发力冲到8.8万多辆。国内?剩下29.3万辆出头。王朝+海洋网呢?34.8万辆,同比只涨了10.5%,感觉有点后劲不足啊。
6月份:总销量还是38.2万+,海外出口接近9万辆,暴增229.8%!可国内销量呢?才不到29.3万辆。王朝+海洋网也只有34.2万辆。
发现了没?两个扎心的真相。
1. 王朝+海洋网:三个月了,销量就在34万辆左右原地踏步!说好的增长呢?连重磅新车汉L、唐L发布,外加618大促销都没能把它拽起来!
2. 国内总销量:从4月的30.1万,到5月的29.3万,再到6月的29.2万,这条线它往下走了啊! 这画风,是不是有点不太对劲?
为啥会这样?老司机们心里明镜似的。
比亚迪发家的“地基”——王朝和海洋网那些十万级走量神车(秦、宋、元、海鸥、海豚等),市场都快被填满了!总不能指望全国人民都换比亚迪吧?
对手“贴脸开大”: 吉利银河、奇瑞风云这些狠角色,专盯着比亚迪的腹地打!特别是吉利,那攻势叫一个猛烈,刀刀见肉!
高端化又上不去:往上走?特斯拉、小米SU7、理想、蔚来、华为问界...哪个都不是善茬,比亚迪想在中高端市场站稳脚跟,这坡爬得有点吃力。
形势确实很严峻!
但作为老车主的我敢拍胸脯说:比亚迪手里还藏着一张“王炸”没有打呢!
这张牌,只有我们这些天天开着比亚迪、被它“又爱又恨”折磨着的车主才深有体会!那就是——赶紧把你的“小电池大油箱”策略给我扔了!换成“大电池小油箱”!
为啥?且听车主血泪控诉。
1. “抠门”的电池大佬
堂堂“电池界扛把子”,在自家混动车上用电池却抠抠搜搜的!都已经2025年了!秦L DM-i,入门纯电续航才60公里?顶配也就90公里!其他大部分混动车型纯电续航都在100多公里晃悠,超过200公里的凤毛麟角!
再反观其油箱呢?一个比一个大。
秦L,一个紧凑型轿车(官方宣传中型车),愣是塞了个65升的“移动储油罐”!难道就是为了宣传那2000+公里的综合续航?谁会一口气开2000+公里不休息一下呢?这意义何在?
厂家可能觉得:咱家DM技术省油,电池小点无所谓,大不了直接当油车开呗!
2. 车主的现实打脸
作为车主,我现身说法!
我那台标称纯电120公里的混动车,几乎被开成了纯电车!
为啥?再省油的混动,也比不上充电便宜啊!
算算账:总里程快5万公里了,烧油的HEV里程还不到1万!
最大的痛点?纯电续航太短!冬天瑟瑟发抖,两天就得找桩“续命”;夏天大汗淋漓,三天一充跑不掉。
那硕大的50升油箱?常年处于“半失业”状态!每次加油只舍得加100块的,油表指针动都不爱动...油在油箱里都快“过期”了!
我天天做梦都在想:要是纯电续航能到240公里,配个35升油箱这车就完美了!
既解决了我三天两头充电的烦恼,又不会让油箱空间白白浪费。
这,才是真实的车主日常!
看看隔壁老对手多“懂事”!
奇瑞风云A9L,WLTC纯电续航直接干到193公里,实测据说能跑260公里+!人家就精准地挠到了车主的痒处——短途用电,完全无忧! 这车要是不火,天理难容啊!
除此之外,像一些理想、问界、零跑的增程车卖得好的一大原因就是纯电续航240公里以上,别看不起人家增程,这就是非常现实的一面。
所以,比亚迪啊比亚迪!是时候醒醒了!别在电池上那么“吝啬”了!赶紧在混动车型上普及“大电池+小油箱”的王炸组合吧!
这绝对是刺激销量的一剂猛药,搞不好还能让销量再往上蹦跶个三分之一呢!
否则...…只能眼巴巴看着奇瑞、吉利、零跑这些"饿狼"们,用更懂用户的产品,一点点蚕食鲸吞你的市场。
而比亚迪汽车换“大电池小油箱”策略还有一大优势,那就是成本优势,别人的大电池是买的,你的大电池是自己造的,这差距一下就拉开了,这么简单的逻辑咋就不懂呢?
各位迪友(和潜在迪友),你们觉得呢?
你被“小电池+频繁充电”折磨过吗?
你油箱里的油,是不是也经常放到“过期”?
“大电池小油箱”,是不是你的梦中情车?
欢迎大家吐槽、点赞、转发!
这篇文章,希望比亚迪汽车能够看到,至少价值1个W。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一下吧!
全部评论 (0)